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坚持“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后果严惩”总体思路,严把环评审批关口,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全力提升业务能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开通“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及时总结宣传美丽新区建设推进情况,全方位展示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一是推动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按照“深入调研+讨论研究+聚焦重点+制定方案+推动落实”的思路,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10月19日,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2%,较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PM10、PM2.5、SO2、NO2、CO、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3%、3.7%、6.7%、6.2%、20%、5.1%,六项因子全部优于去年同期平均浓度,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整体提升7.3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阜河、碱沟入河水质全面达标。土壤环境清洁。声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二是服务绿色发展更加有力。紧密结合新区项目建设实际,优化打造“主动作为+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跟踪指导+技术支撑+高效审批”环评审批服务新模式,先后印发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办理服务指南、环评文件技术评估方案,通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情况,倒逼企业提升环评文件的编制质量。推动修编的化工园区规划环评通过审查,累计办理建设项目环评手续97个。邀请行业专家“一对一”技术帮扶,“政策解读+技术指导+协同联动”相结合,全面组织开展排污许可“大起底、大排查、大提升”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现场核查完成率100%。
三是强化执法监管有力有度。采取“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主动沟通+专业释法+帮扶提升”的工作模式,通过有力度的监管和有温度的服务相结合,精准开展企业“环保体检”,协同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11起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督促有关问题彻底整改。通过“智慧巡检+现场核查+服务指导”相结合,对在线监测设备第三方运维单位进行集中约谈并开展专项整治、严格管理,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达99.32%,补全有效传输率达99.53%,均高于国家95%的考核目标和管理要求。
四是加强风险防范成效明显。积极推行“主动帮扶+日常监管+夜间巡查+指导整改+违法查处”的工作方式,全链条开展企业环境隐患排查,从技术层面、专业角度量身制定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方案,分阶段帮扶指导22家重点企业开展异味管控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10月重点区域总挥发性有机物、O3浓度持续下降。印发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方案等,目前已指导73家重点企业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现场评估并促进“五即”规范化建设,推动危险废物管理更精准、更智能、更安全。
五是推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打好“强化思想引领+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协同合作”组合拳,管思想与管行为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跟进学习环保新政策、新举措,有针对性地举办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业务能力提升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帮扶培训,并组织开展“环保大讲堂”、视频方式扩大至重点企业环保骨干参加学习。搭载新购置的傅里叶红外气体遥测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的环境监测走航车投入使用,建立机关和分局人员交流学习机制、深化业务能力提升,并推动环境监测与执法监管“测管协同”、深度融合。在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新区生态环境局代表队喜获团体三等奖,参赛选手1人荣获个人一等奖,1人荣获个人三等奖,有力助推新区环境监测能力大提升。同时,修订完善《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规章制度汇编》,严格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并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全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生态环境铁军队伍,聚力打造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工作格局。 下一步,新区生态环境局将多层次、多维度、全链条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精准化、科学化、数智化管控水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美丽新区。 |
今年,渝兴公司着力推进“强党建、拼经济、抓落实”主题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当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