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宁,一座产业之城正在徐徐而来! 几场秋雨过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海得智慧储能产业园项目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年产6GWh储能系统制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光伏锂电一条街上,聚集了多晶硅、光伏生产、锂电储能等多家相关龙头企业,成千上万的太阳能光伏板、锂电池从这里走向世界。 随着雪豹“凌小蛰”“凌小芒”“闹闹”全网爆火,如潮的游客涌入西宁野生动物园,只为开启一场“追豹”之旅。 海湖新区唐道·637、大新街夜市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商铺里、摊位前人头攒动,各类菜肴美味扑鼻而来,格外热闹繁华。 深秋的湟中田间依旧“热力”不减,高原冷凉蔬菜从这里出发,经历科学种植、精细采摘、智能分拣、保鲜包装的全程“呵护”,一路热销全国。 新意无限、活力满满,对于老一辈西宁人来说,他们从未想过不沿边、不靠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西宁也能发生这样的蝶变。 从新赛道到新机遇,从新业态到新生态,“十四五”时期,西宁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产业之“新”重塑发展逻辑,用供给升级打开需求空间,推动工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化,持续用力做优做强现代农牧业,伴随着产业之城的拔节生长,我们看到高原古城大地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向新攀高、逐绿前行,产业“拼”出新图景 一排排高大的单晶炉整齐排布,数十台AGV小车带着原料穿梭其间,身着工装的工人仔细查看相关数据信息…… 在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看着繁忙有序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吉孝云心潮澎湃,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作为第一家落户西宁开发区的单晶硅棒生产企业,青海高景的建成投产不仅创造了从落地到项目建成投产只用93天的“高景速度”,还带动了一批优质光伏配件企业入驻园区。通过热场改造、余热回收等项目节能降耗,以先进技术、精细管理、超高品质立足市场,两次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也为青海光伏制造产业发展“稳定心神”。 今年7月1日10时18分,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600KA电解铝项目阳极组装系统正式投产。该生产线仅用107天就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创下了国内同类型生产线建设最快纪录。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在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最具竞争力的电解铝基地建设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在青海黄河鑫业有限公司厂区屋顶,33兆瓦分布式光伏板随日光闪烁——这片“会发电的屋顶”,2024年为企业输送了1818万千瓦时绿电,相当于减少9755吨碳排放。 “这几年来,公司坚持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能耗物耗、产品质量、采购销售等全方位持续挖潜增效,生产经营持续向好。”青海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占琦告诉记者。 “‘十四五’时期,按照主导产业建圈强链、新型产业引新育优工作思路,西宁开发区构建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绿色算力为补充的‘3+3+1’现代产业体系,累计签约项目116个,总投资超1500亿元,为持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奠定坚实基础。”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西宁正以“1+3+N”发展体系构建国家级绿色算力枢纽——1个智算超算核心集群崛起于湟水之畔,3大功能区(南川东川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城北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力区、城西生活办公商务区)勾勒数字经济新版图,N个行业应用加速赋能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新兴产业加速“领跑”,未来产业加力“生根”,西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成效跃然纸上! 俯瞰今日之西宁,工地机械轰鸣,项目攻坚正酣,伴随着产业之城的拔节生长,越聚越多的“新兴力量”,正在加速向前奔跑。 做好“融合”文章,产业之城阔步向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原古城西宁的商业版图正在悄然生变—— 三月风起时,麦当劳将落子西宁的消息如春芽破土,引得街头巷尾热议纷纷;小米汽车交付中心选址的传闻,更让车迷们在各社交平台猜测选址、讨论落地时间。 而后,在青洽会西宁市重点项目签约活动中,麦当劳落户西宁正式签约;小米汽车在西宁市城东区成功注册营业执照;1100平方米的华为生活旗舰店在纺织品百货大楼亮相,成为青海省内规模最大的华为直营店;面积达5500平方米、拥有近6000种商品的麦德龙也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 伴随着激昂的龙舞、狮舞与太平鼓表演,第二届“青超联赛”湟源主场日暨农民群众庆丰收活动拉开帷幕,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接连上演,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没想到,看球间隙还能淘到这么多好东西,全铝家具品质高又环保,大通护工的服务介绍也特别实用,这趟来得值。”在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大通主场日的农产品展销区,市民王先生一手提着刚买的牦牛肉干,一手拿着全铝家具宣传册,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中秋国庆期间,力盟、唐道·637等核心商圈化身欢乐海洋,红歌音乐会、汉服游园、主题巡游、时尚赛事等互动活动轮番上演,海湖万达广场、国芳百货等综合体在假期首日客流量均突破10万人次。城中区大小新街、饮马街、莫家街夜市联动,汇聚了美食品鉴、购物体验和文艺汇演,小长假首日客流量便突破7万人次。 10月20日上午,全市首趟满载270吨牛羊肉、新鲜果蔬的生活物资专列发车,开往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等地,为当地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后勤保障。这是西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新服务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 深夜23时,城中区一外卖站点仍灯火通明,电脑屏幕显示着市民李籽彤刚下的订单。 “以前外卖平台上,只能购买各种美食小吃,现在翻一翻,母婴用品、文具、药品等种类越来越多。”李籽彤说。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外卖配送早已突破吃饭范畴,成为西宁人生活中“万物到家”的便民通道,这些新品类成为配送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反映出消费者对外卖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趋势。 西宁统筹推进“农体文旅商”、产业“四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坚持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并重,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并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挑大梁勇争先注入强有力支撑。 打造产业之城,在高质量供给和高品质生活的“双向奔赴”中阔步向前,西宁步伐愈加坚定。 |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单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2日讯 近日,位于西海岸新区泊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