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四川天府新区: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加速建设

新资讯 2025-10-24 19:30 金台资讯 1 0

兴隆湖畔,成都科学城核心腹地,科技重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1021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走进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聚变首场活动,来到了建设之中的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70余位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加速可控核聚变技术落地转化。



活动现场。四川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国家队项目优中选优,大院大所现场抛出橄榄枝


大科学装置顶配的技术创新,如何实现溢出效应,让前沿技术从科学高地转化到产业沃土?成都给出的答案:作为我国核聚变领域的国家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扎根行业60年,建成20余台()不同类型聚变装置,探索出多条技术路线,为技术转化筑牢了科研根基。


与以往不同,当天的成果对接会在项目现场——位于基地一期的核聚变展示厅举行,首次把成果对接会设在项目建设现场,精准的技术供需,在第一场景中就能现场对接。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拥有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核工业领域国家队,在这一产业新赛道上有产业、人才等优势,大院大所与本地企业机构的协同合作,必然构建起成果转化的强磁场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此次带来的4项成熟技术,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的成果。现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全明介绍,此次路演项目是从遴选的10个技术成果中,择优选择的4项技术成果,也看到了其能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市场价值,在此次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活动中重点推介,涵盖了能源、医疗环保、测量等领域。


为加速核工业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也向产业上下游企业抛出橄榄枝。王全明表示,近两年来,他们已完成29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金额达1.98亿元。下一步,将继续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实打实的技术支持,让更多核聚变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国际平台落地,成都聚变产业迎黄金机遇期


如果说国家队是成都核聚变产业的内生动力,那么国际合作平台的落地则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在活动举行一周前,1014日,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简称协作中心”)正式在成都授牌——这是全球首个聚焦聚变能研究与培训的IAEA协作中心。


据了解,协作中心将以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产业牵引为四大核心抓手,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联合IAEA成员国的核领域专家、学术组织及企事业单位深化聚变技术协作。一方面为全球聚变能研究培训提供中国示范,另一方面加速我国聚变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中国方案、中国技术走向全球,为全球核能可持续发展与聚变商业化贡献中国力量。


国际平台的落地,绝非偶然,而是成都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其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四川省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将可控核聚变列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并在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布局聚变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产业基础方面,成都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体系,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集群,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等10个千亿级集群;科研能力上,汇聚国内聚变核心科研力量以及核领域重点高校,建成顶尖设备推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研发;产业生态上,拥有2800亿元级市属国企基金体系,推出人才贷”“研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组建成都人才发展集团强化人才集聚……



成都科学城。马骥摄


聚变引领,公园城市首提地叩响未来能源之门


作为四川及成都先进能源产业重要承载地,天府新区正以可控聚变技术为引领,联动分布式光伏、智能电网等多元业态,构建起创新策源-产业集聚-生态支撑的全链条发展体系。


天府新区已落地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聚变堆关键技术综合研发平台等多个国省级创新平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验证的完整创新链。


创新生态的构建让科技成果充分涌流,天府新区正逐步成为聚变科技领域的创新高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扎根于此,瀚海聚能、宏澎聚能、天府聚变公司、泰华中成等民营企业相继汇聚,形成科研+产业的联动矩阵,为技术转化提供了智力+产业双重保障。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天府新区六个一的精准施策:一栋楼宇、一个赛道、一个专班、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套制度,这六个一思路是我们推动先进能源产业集聚的关键举措。四川天府新区智能制造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计划中,天府新区明确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布局科技研发、产业集聚、生活配套三大功能区,其中生活配套区建设人才公寓、城市商业、学校医院等公服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保障。


天府新区坚决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守住科技创新主阵地,给予我们科研院所很好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引进人才、配套设施、施工建设等方面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我们项目的落地实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叶表示,将立足天府新区,强化技术策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双轮驱动,打造世界聚变技术和产业高地。(天轩)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