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生产车间 走进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的封装测试车间,只见一片片晶圆在自动化设备上流转,最终成为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的芯片。这座每日能生产40万颗芯片、5万块手机屏幕的现代化工厂,产品已稳定出口至印度、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得益于园区的高效服务,我们能够心无旁骛搞生产。”贵州集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清元表示,该产业园致力于打造贵州首个百亿光电显示产业园,构建集产业链与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自2024年9月底投产以来,该产业园产值已突破6亿元。 贵州集隽半导体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是贵阳综保区培育“保税+”业态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期间,园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进境粮油及生态特色食品保税加工,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聚,不断推动一般贸易企业向保税加工业务转化。 中国(贵阳)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 市场主体在此茁壮成长。五年间,贵阳综保区累计新引进签约项目共计124个,总投资107.16亿元,市场主体总数达2800余家。其中,新引进集隽半导体、驿达供应链、信通通讯等外资企业22家。从哈萨克斯坦的二手车展厅到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国际贸易平台,助力更多贵州企业的身影更加活跃于世界舞台。 产业生态在此持续优化,集聚效应日益增强。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集隽半导体产业园建成投运,带动博瀚显示模组、浩泽玻璃盖板等多个配套项目落地,产值超6亿元。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锆石、鼎成等6个新引进项目投产,实现产值6.88亿元。 园区创新动能在此澎湃涌动。截至目前,贵阳综保区保税物流业务额突破20亿元,保税电商与保税研发均实现零的突破。与此同时,已汇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2家海关AEO认证企业,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愈发坚实。 “我们不仅要引进‘大树’,更要培育整片‘热带雨林’,让各类企业都能在这片生态中茁壮成长、共生共荣。”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局长严冬智介绍,贵阳综保区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保姆式”服务,通过建设标准厂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开通定制公交等配套服务,努力成为企业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黎娅茹 编辑 罗昌 二审 谌思宇 三审 胡丽华 |
11月8日至9日,2025年科技前沿与未来产业论坛在威海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 李星玥 2025 年 11 月 9 日,“链聚新区・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