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菊香沁人。11月8日,由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福建建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康养明溪主题活动日”在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温情启幕。活动以“观、品、游、购、娱”为主线,打造一站式文旅融合体验,不仅吸引众多游客走进侨乡,更以现代方式将“药食同源”这一传统智慧,融入当代人的健康日常。 游客现场品鉴茶饮 在这场“康养日”中,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福建建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菊公司”)带来的“福九味”系列产品在现场备受瞩目,游客纷纷驻足品鉴,临行时亦不忘携上数包。建菊甘草茶与黄精荷叶茶不仅清甜回甘,更承载了明溪道地药材的生态基因与自然本味。 建菊饮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展位 生态种植:守护“药食同源”的纯净之源 “大地给什么,我们吃什么。”建菊公司总经理徐心岚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概括他们的种植理念。在明溪这片生态优越的土地上,建菊公司坚持全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羊粪有机肥、人工除草、防草布覆盖并回收——这些看似“原始”的方式,恰恰是他们守护药食同源本质的坚守。 “成品菊花中可能含有少量小黑虫,这正是无农药残留的证明。”徐心岚坦言。在“零农残”成为健康新标尺的今天,建菊公司选择回归自然生长逻辑,模拟野生生态环境,辅以科学管理,实现从田间到产品的全程可溯与品质可信。 建菊公司的产业布局不止于种植。公司围绕种苗繁育、产品研发与文旅融合三大板块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药食同源”生态产业链。 建菊生态种植区 徐心岚介绍,在种植端,建菊公司与翔安创新实验室合作,选育抗病抗虫性更优的菊花品种,降低对化学药肥的依赖,并将优质种苗提供给周边农户,实施订单种植与产品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产品端,除已上市的菊花枸杞茶、建菊礼盒等初加工产品外,公司正携手翔安创新实验室、武汉轻工大学等单位机构,积极研发菊花滴眼液、面膜、功能性茶饮等深加工产品,精准覆盖学生、中老年及女性消费群体。 线上直播销售 “我们不仅销售建菊产品,更致力于挖掘每一株植物的完整价值。”徐心岚表示。依托建宁莲子基地,公司还开发出莲子茶、荷叶茶等系列衍生产品,实现从花到叶、从藕到心的全株高效利用。 共谋发展:以创业深化融合,以文化凝聚认同 “康养明溪主题活动日”期间,还配套举行了“根脉相连,康养未来”两岸百家姓青年创业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两岸的约40名青年、专家学者及政府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明台合作、绿色康养、药食同源产业及青年创业等热点议题。 研讨会上,中共明溪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廖廷建,在致辞中介绍了明溪优越的生态禀赋与产业基础。作为“中国红豆杉之乡”与国家生态县,明溪森林覆盖率高达82%,中医药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他表示,明溪正大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期待与台湾青年共享资源、共创未来。 在自由交流环节,两岸青年代表踊跃发言,纷纷表示未来应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共同在康养、文创、科技等领域探索新可能。“未来,我希望发挥传媒专业优势,通过内容创作讲述两岸故事,让更多台湾青年‘看见福建、走进大陆’。”集美大学台籍学生徐旆薰坦言。福建商学院台籍教师李尚儒则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建议两岸青年学子“先就业再创业”,积极交流、分享经验、互学互鉴,共同探索两岸康养产业合作发展之路。 文旅融合:从场景体验到理念传递 “康养日”只是一个起点,建菊公司希望将“药食同源”的体验延伸至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明溪南山葡萄酒小镇,建菊公司还布局了基地游览、产品品鉴、新中式茶饮空间、房车营地等多元文旅业态。四神汤饮品、莲子糕点、药食同源茶饮等产品,弱化了传统“药感”,强化了现代“食趣”,逐步培育出年轻人“以饮代茶”的健康新习惯。 “2024年我们落户明溪,2025年将进入规模化推进阶段,目前仍处于稳步拓展期。”徐心岚认为,文旅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传递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 “康养明溪主题活动日”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建菊公司与明溪在“药食同源”道路上的探索正悄然深入。从“康养日”的喧闹回归日常的静谧,从一杯菊茶的清甜延伸至一整条产业链的融合。明溪,正以生态为基、科技为翼,构筑一座没有围墙的“康养之城”。 未来,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深化、文旅场景的不断丰富以及两岸交流的深入推进,“药食同源”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将成为越来越多人触手可及的健康日常。 |
11月10日,位于成都高新西区希望同云智谷电子信息产业园交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