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全产业链织就新丝路!四川仪陇丝绸企业登上全国茧丝绸大会发言席

新资讯 2025-11-22 20:43 封面新闻 1 0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1121日,全国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暨东绸西固工作会在四川南充召开。来自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全国茧丝绸主产区的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桑蚕产业发展新未来。在这场高规格的行业盛会上,唯一一家来自中西部的企业代表——四川仪陇布碧丝总经理许少琳登上发言席。


为何是布碧丝?为何是仪陇?布碧丝是四川省唯一覆盖一二三产业的丝绸企业,而仪陇则是全川唯一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装、外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县。



仪陇蚕桑基地



耕种蚕桑基地


租车间试水,从初遇扎根


一个东部沿海的企业,为什么又在西部落户扎根?许少琳介绍,欧美客户常常都是提前半年或者一年下订单,等到他们开始做衣服的时候,原材料往往涨价不少,而且原材料质量还不好把控。从2011年开始,他们就四处寻找优质丝绸供应基地。


仪陇是劳务大县,我们厂里有很多仪陇籍员工,有人建议,南充是中国绸都,有几千年的养蚕史,何不过来看看?许少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2012年,他们在仪陇租赁小车间,开始小规模生产衣服。


试水过程中,他们亲身感受仪陇良好的营商环境,准备扩大生产规模。2016年,香港利达丰环球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占地150亩的南充家丰时装有限公司。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公司生产所需蚕丝需从1400公里外的江浙一带运入,成本太高了!企业要生存,必须自建产业链。



制衣厂车间


第二年,公司在仪陇县8个乡镇流转土地7万亩,建立蚕桑基地,成立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同时成立四川布碧丝纺织发展有限公司,从事丝绸服装、家纺、丝巾、面料及蚕丝等产品的生产与出口,逐步构建起完整产业链。土门-铜鼓省四星级蚕桑现代产业园区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创下产业发展的仪陇速度


走进香港利达丰环球控股有限公司的厂区,缫丝、织绸、时装加工等厂房一应俱全。从蚕茧到丝线,从蚕丝到绸缎,再到成衣,每一步都在这里完成。缫丝车间内,自动缫丝机高速运转,煮茧、索绪、缫丝、浸丝、返丝……工人们娴熟操作,高品质生丝源源不断产出。


厂长钱洪平介绍,公司现有缫丝和复摇两个车间,配备2条流水生产线、80名工人,日产生丝约280公斤。目前,60%的生丝出口至欧美,40%用于自主生产高端绸缎。10余项发明专利的智能养蚕设备,正改写传统养蚕靠天吃饭的历史。从蚕种共育到上簇结茧,全程温湿可控、精准投喂,蚕茧质量显著提升。


许少琳在发言中表示,企业已完全扎根仪陇,依托全产业链,公司持续精细管理、提升产品价值:源头端建设有机桑园,推行绿色生态种养;生产端引进先进设备与工艺,提升效率与品质;品牌端强化质量追溯,打造布碧丝可信形象,推动产业从西移西优转变,以现代化方式传承蚕桑文化,让古老产业焕发新生。



布碧丝丝绸产品


全县托举:一片桑叶撑起10亿级产业


2024年,仪陇县出口生丝362吨,综合产值达10.89亿元,同比增长近10%


仪陇与蚕桑的渊源可追溯至1908年,朱德将30根桑树枝条带回仪陇县马鞍场种植,为这片土地播下产业种子。


近年来,仪陇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纳入农业“3+3”主导产业,出台七项专项措施,整合资金8000余万元精准投入,全力培育这根致富丝


2024年,仪陇在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项目中获全省最多的4341万元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正转化为智能化养蚕设备与扩建车间,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当地先后引进布碧丝、奥特丝、语山农业等龙头企业,为县域蚕桑产业注入人才、资金、技术与渠道等多重动能。


截至2024年底,仪陇全县共培育养蚕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41个、社会服务组织6个、业主大户400余家,小蚕桑撑起了国际大市场,2024年,全县蚕桑外贸出口额超3000万美元。



蚕茧丰收


企业统一建基地、育小蚕、做技术指导,农户返租蚕棚、分养大蚕,最低35/公斤的保护价让蚕农吃下定心丸铜鼓乡副乡长秦燕青介绍,通过一园五金(土地流转租金、返包养蚕酬金、套种作物现金、集体入股红金、入园务工薪金)模式,农户收入显著提升。全乡桑园面积达万亩,集中分布于龙家店、九龙山、旧县坝等村,主栽强桑1”“农桑14等优质品种,年发种量超3000张,鲜茧产量逾千吨,带动50余户专业养殖户年均收入达50万元。


许少琳在发言中说,自2017年以来,公司累计带动5000户农户致富,每年助力农民人均增收26200元。


仪陇茧丝已获地理标志商标,并通过欧盟CERES、美国NOP双重认证。仪陇成功创建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销售体系:国内蚕茧主要销往绵阳、浙江等地;国际丝绸制品全部出口至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欧美国家。2024年,全县蚕桑外贸出口额超3000万美元。


自建产业链,补全产业链。布碧丝的探索,推动仪陇丝绸产业迈上10亿级台阶。许少琳说,他们的实践是东桑西移战略在基层的生动体现,也为东绸西固战略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