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贵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乌当专场)在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乌当区政府副区长黄彬介绍了乌当在以工业为重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十四五”以来,乌当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健康医药和电子信息制造“一主一特”产业定位,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推动产业体系实现系统性升级。 坚持“双轮驱动”,把主特产业做得更优更强。产业竞争关键要有“硬实力”。在健康医药领域,乌当注重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创新药领域延伸,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2024年健康医药产业完成产值71.57亿元,同比增长7.33%;健兴药业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新天药业位列中国中药研发实力前50强。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乌当着力打造新型电子元器件战略备份基地,助力振华等龙头企业技术水平跻身国内一流,“十四五”末预计产值达45亿元,增速超20%;新云公司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建成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2个省级研发中心,培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个。推动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5%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个,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37.83%。主特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十五五”期间打造健康医药和电子信息制造两大百亿级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建圈强链”,把产业生态做得更活更旺。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乌当坚持“产业链招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思路,五年成功招引81个关联企业和项目,建成新天电子元器件、国药西部医疗器械两大产业园。在健康医药方面,建成了以健兴药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引进小核酸分子生物制药项目(投资4.5亿元)和汇伦化药项目(投资7.5亿元),国药器械贵州公司入驻乌当,大幅提升了产业集群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电子信息制造方面,充分发挥振华集团龙头效应,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超薄航空混合钽电容器、小型高压熔断器等10余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立特精机、精一科技等4家企业建成市级技术中心,建成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技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设备为主的国家级“宇高”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成为乌当工业经济的重要砝码。在关联产业布局方面,乌当加快打造以中航、万江为链主的初具规模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引进培育安飞机加、隆扬汽车等一批高端装备关联企业。加快发展以高新惠诚为依托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构建绿色化、数字化、标准化的特色食品产业体系;打造集食品加工、休闲娱乐、美食品鉴、体验研学等为一体的火石坡工业旅游集聚区,预计2026年7月开园,这不仅能够丰富产业形态,还将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消费体验。
着力“夯实平台”,把服务保障做得更暖更实。好的产业需要好的土壤。乌当深入推进开发区“五优”改革(优体制、优规划、优建设、优招商、优服务),让要素、主体、产业、服务在这里高效集成。完成了26.68平方公里的工业集聚区规划,收储工业用地近3500亩,水、电、路、气、讯和污水处理、保障性住房等配套设施持续改善。组建了规模5亿元的贵州黔力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输血赋能;将政务服务中心建在园区,实现园区企业就近办、高效办、帮代办、全面办,福建奥言等一批新招引企业2024年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这正是“乌当服务”效率的体现。 未来,乌当将立足良好的区位条件、自然禀赋、医养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持续发展壮大“一主一特”产业基础上,以银发经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规划布局“三区一带”(银发经济产业集聚区、城市康养服务样板区、医养融合示范区、避暑旅居示范带),全力打造贵州银发经济产业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为准确
2025年11月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