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2011年6月,舟山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提出“为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大贡献”要求。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海洋资源,做强海洋文章,海洋经济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预计2020年新区GDP增长12左右;其中海洋生产总值约占GDP比重近65%。 自贸区成果凸显
江海联运逐步完善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已三年多,高质量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自贸试验区对外贸易年均增长93%,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9%,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已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盛秋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部署的7项任务36件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衔接起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数字变革为动力,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自贸试验区89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23 项,全国首创58项,位居第三批试验区前列。获批国务院支持浙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26 条措施,成为同批唯一单独获得国家赋权的自贸试验区。预计年油品贸易额预计突破3200 亿元,年均增长121%,油品储备能力达到35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达300 万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000亿元。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加快协作发展。开辟舟山到安徽港口豆粕江海直达新航线,打通舟山至湖南海江铁联运物流通道。1-10月国内参与舟山到长江运输企业651家,船舶1582艘,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58家和332艘。加快江海联运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累计交互平台达到20个。首艘5000吨级“舟山船型”供油船投运。1-10月完成江海联运量2.22亿吨,同比增长8.59%;预计全年完成江海联运量2.56亿吨,同比增长8%。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港口产能高效释放,码头作业一直很忙,接卸计划已排到了年底。 ”舟山鼠浪湖码头有限公司商务部负责人周高,见证着鼠浪湖矿砂码头一路成长:从2016年开港到现在,五年时间,鼠浪湖矿砂码头靠泊40万吨船舶从6艘次增加到60艘次以上,翻了10倍;货物吞吐量从1317万吨到6500万吨以上,翻了5倍。 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港口物流。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全年完成5.67亿吨,增长6%,占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超过一半,沿海船舶总运力达到790万吨。临港工业。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水产加工三大产业比重占比80%,规上石化工业预计实现产值750亿左右,船舶修造业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0多亿元。海洋旅游。旅游接待人次达到5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0亿元,均恢复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现代渔业。预计实现渔业总产量179.2万吨,同比增加2.1%。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开工,沪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全国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绿色石化基地二期炼油主体装置建成。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方案通过部省市联合审查,小洋山北侧支线码头工程已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中石化LNG、浙能LNG、金浦制造等一批百亿级的先进制造业和油气产业项目签约或即将签约;长乔海洋、扑浪科技等10亿级以上的项目落户舟山。12月28日,落户舟山市普陀区的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在杭州揭牌运营。同时,历时3个月打造的浙江天然气交易平台也正式启动,并完成首笔线上交易1.18亿立方米,成为浙江省首家、全国第五家投入运营的天然气交易平台。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新区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涉企许可事项办理时间由平均12.8天压缩到3天,效率提升61%。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制度改革试点。 新区全力推动船舶通关一体化改革创新,国际航行船舶进港申报录入数据项压缩80%以上,用户申报耗时减少2/3以上,被国家口岸办复制推广。“从来回跑到一个电话办妥,口岸通关越来越方便了。”舟山漾格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代理人员虽已不需携带船员证件、申报单证等材料,但仍需前往边检现场执勤窗口办理船舶入港手续。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举措》后,代理人员只需向手续办理执勤队进行电话询问并申请办理长三角地区港口移泊船舶及其船员出入港手续,不再需要前往窗口现场办理,节约了大量往返所需时间,对应减少了船舶代理企业及船舶公司的时间成本。 74%银行的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实现“零跑腿”。深化“亩均论英雄”“岸线效益论英雄”改革,全面落实新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 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成立东海实验室,海洋领域省实验室落户舟山已经纳入省里布局;浙江省大湾区智慧海洋创新发展中心(智慧海洋)挂牌成立。创新主体引培取得新成效,1-10月,新增入库高新技术企业60家,入库申报数为历年新高;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累计1009家,首次突破千家。新引进重大科技项目6个,新引进落户5313人才创业企业26家。引育“高精尖”海洋科技人才20人,自主培育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 舟山市以高分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改造完成老旧小区99个862幢,受益群众17480余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4534套,城镇住房保障受益率达26.3%。连续十一年获生态省建设和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连续七年保持空气质量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区“病例数全省最少、患者清零较早、无院内感染发生”。率先在全国探索实行学前教育招生入园“服务区”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增强。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