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赋予赣江新区更多先行先试权,加快推动高端创新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新区聚集,打造全省发展引擎、创新高地。 成立于2016年的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每年投入千亿元资金,引进大项目、发展新产业,通过不到五年的开发建设,就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国字号”名片,成为“十三五”期间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GDP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四年来,赣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位赶超,位居国家级新区中上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展望“十四五”,赣江新区又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南昌西二环、昌九城际高铁、赣江特大桥、地铁一号线北延线、高铁机场站、机场快速路等重大建设将全面提速,进一步擦亮国家级新区“金字招牌”!
“十三五”:新区发展跃上新台阶 赣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加快推进“两区两地”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开放平台加快构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管理体制加快理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产业结构实现新提升,围绕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有机硅、现代轻纺等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了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打响了一批先进制造业品牌;数字经济、私募基金、工业设计、航空物流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产业层次逐步向中高端跃升。 创新能级达到新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四年来,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翻了5倍,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翻了2倍;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0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2件,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1.59倍。 开放发展拓展新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升项目引进质量,四年累计引进超百亿元项目8个,超50亿元项目16个。率先复制深圳前海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设立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有效提升了客商投资信心。 产城融合突破新高度,儒乐湖新城、共青职教园区等建设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开启新局面,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体制机制日臻新完善,“四最”营商环境显著优化,统筹区和直管区管理体制实现创新突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 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扁平化管理和“一颗印章审批”;率先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出了6项全国“首单首创”的绿色金融案例,以赣江新区为主战场的江西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批改革成果在省内外多地复制推广。 “十四五”:对标国际的未来之城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赣江新区党工委关于制定赣江新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继续坚持和推进“两区两地”战略定位和打造全省创新的引领区、开放的先行区、改革的试验区、合作的示范区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目标,进一步彰显赣江新区在全省的功能担当。 引领全省的智创之芯 充分发挥区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集聚的优势,依托区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基础,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造引领全省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动力芯。 对标国际的未来之城 对标国际城市的发展要求,按照未来城市建设理念,优化新区空间发展格局,统筹城市与乡村建设,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环境,建设产城深度融合、文化多元共生、职住高度平衡、运行效率高效、营商环境最佳的全省未来城市样板区。 辐射内陆的开放之区 借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成为江西省辐射带动内陆发展的开放高地。 赣江新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成为品质生活“首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配套加速:由“产业城”向“人产城”融合 今后五年,赣江新区迎来产城深度融合的加速期,进入由“产业城”向“人产城”融合发展转变,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将不断提升。 着眼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赣江新区将围绕科产城人融合,聚力聚焦城市生活品质吸引力提升,以公共服务共享化、品质化、智慧化理念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宜居宜业宜游样板地。 赣江新区直管区,按照“一体两翼”功能格局,高起点、高品质建设。“一体”以中医药科创城和儒乐湖新城为主体,规划直管区城市建设区,成为各类城市功能落地的空间载体。其中,儒乐湖新城,秉持“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三大开发理念,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以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赋能新区创新发展。 如今,儒乐湖新城的配套正在加速兑现: 通向儒乐湖新城的南昌“北二环”规划出台;包含六大功能区的儒乐湖滨江公园建成开放;南大一附院赣江新区医院全面封顶;绿地四大医护中心建成,绿地瑞慈健康体检中心已启动运营…… 今年6月1日,赣江新区鸿信大厦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计划明年底具备入驻运营条件。鸿信大厦位于儒乐湖核心商务办公区,是该区域内在建的最高楼。其中江景5A写字楼、格兰云天酒店将是区域内首批营运项目。 当月,儒乐湖新城区域供冷供热项目2#能源站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赣江新区儒乐湖2#能源站是赣江新区儒乐湖区域供冷供热项目主站,主要为儒乐湖核心区CBD区域用户提供供冷供热服务。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教育配套方面,着力引进高品质教育资源,都在全面兑现。赣江新区江西赫威斯高级中学今年9月开学,江西师大附属赣江新区实验学校预计2022年建成,南大附小赣江新区分校签约…… 此外,根据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2021年将积极推进1号线北延至昌北机场,开展南昌轨道交通向赣江新区(直管区)延伸前期工作,纳入南昌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这也就意味着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迎来地铁时代。 进入“十四五”,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南昌西二环、昌九城际高铁、赣江特大桥、地铁一号线北延线、高铁机场站、机场快速路等重大建设也将全面提速,进一步擦亮国家级新区“金字招牌”! 绿地儒乐星镇:打造新区“未来之城” 绿地集团,世界500强,深耕江西20年。一直积极践行国家中部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政策,洞悉时代赋予赣江新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以前瞻眼光和战略视角选定赣江新区核心地块——儒乐湖新城,擎绘产城融合重点项目——绿地儒乐星镇,不断激发城市活力,打造新区“未来之城”。 绿地儒乐星镇 绿地儒乐星镇位于儒乐湖新城最核心区域,该项目占地面积达3000多亩,规划建设1区+4中心,旨在打造一座集健康医疗、文化旅游、办公就业、生态休闲、亲子教育、商业购物、理想居住、快速出行八位一体的超级理想生活大城。6月份,9#、10#地块全面解禁,二期产品100/120m瞰景高层,120-153m花园洋墅面市。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