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7月26日9时19分,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新区收费站全站双向正常通行!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又恢复了往日的顺畅,郑东新区站站长张昆平和她的队友们露出久违的笑脸。 暴雨袭击让郑州不少地区成为一片泽国。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的郑州新区收费站,周边地形犹如“元宝”,站区高起,两边如盆地板洼陷,周围20余所高校和白沙镇居民区围绕。正是由于如此特殊的地势,郑州新区收费站在此次汛情中成为了白沙镇的临时救助站。 7月25日15时许,记者来到郑州新区收费站。作为郑州东大门,该站平日日均车流量3.5万辆,此时零散车道可以通行;而在不远处的通往武汉和北京方向的涵洞里,几台抽水机不停运作,在为郑州新区站正常通行不懈努力。 张昆平回忆起雨下的最大的那个晚上。7月20日19点30分,由于长时间的持续暴雨,4抬水泵依旧无法阻拦新区收费站地下通道水位上涨,通道内的两个收费设备机柜和全车道线路有漏电和瘫痪危险。19点58分,收费站切断电源,上下匝道封闭,收费车道全部关闭。工作人员冒雨职守匝道积水点,引导车辆防止误入积水。 21日7时许,东四环下穿隧道积水严重,数百辆车积压在郑开大道,司乘人员万分焦急,没有食物又受到惊吓的孩子哭声一片。眼看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张昆平决定,“生命至上,尽最大能力提供帮助;打开上站双向匝道,救助受灾的群众和车辆。” 随后的短短两个小时里,收费站工作人员在暴雨中井然有序组织300余台车辆,500余名受困群众进入站区临时休息、处理伤病、送水送饭。 持续的暴雨让郑州新区收费站匝道水位持续上升,同时伴随着物资匮乏,滞留人员逐渐焦虑起来。 7月21日17时,第一批救援物资到了。收费站工作人员一边将便民服务台转为“物资发放站”,引导受灾群众排队领取食品,一边着手在站区内进行消杀,在大范围人员聚集的同时,尽量保障卫生安全。广场上的避险群众纷纷表示:“我们领取的不止是食品,更是黑暗中的光亮、生命中的希望温暖、希望和信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夜幕降临,站区迎来了火箭军、胖东来、蓝天、雷锋、安徽宿州、天马、斑马等多只救援队,众多爱心企业也送来更多的救援物资。面对着需要重新安置规划的千余人,郑州新区收费站迅速打扫、整理出餐厅、一楼大厅、母婴室、5间较大的房间等,职工们也纷纷拿出自己的被褥,供大家休息。 随着救援的陆续开展,各方救援力量将新区收费站作为临时中转站,为群众们开辟一条水路、陆路结合的“生命通道”。站区工作人员每天往返60余趟运送皮划艇,救援队用冲锋舟运送滞留群众,武警、高速交警和路政人员负责维持积水点秩序及疏散群众。仅22日,经新区收费站转移群众达3千余人。 7月23日,天气终于放晴。救援队陆续开拔新乡、安阳等地。新区站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开始为郑州“东大门”的通行恢复工作继续忙碌,路政、养护、运维等部门陆续开始对地下通道及积水点进行排水和设备检修。 随着周边环境逐步具备救援条件,23日夜,郑州新区收费站所属的省交通发展集团调集增援力量,救援设备等连夜进场,130余人投入紧张的围堰作业。 25日12时,郑州新区收费站东向北匝道和上站武汉方向、下站北京方向已经具备通行条件;26日9时,郑州新区收费站完全具备通行条件。 信号通了、道路通了、车流顺了。据悉,暴雨发生以来,郑州新区收费站累计救助和疏散人员近万人,发放并中转物资近40车,保障近3000辆救援物资车辆顺利通行。 编辑:王丹丹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