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坊 2021年的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更有影响力、国内同类型城市中更有辨识度的新势力城市。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新势力湖州》专栏,关注该市上下在全面开启新征程之际,如何以系统观念认识和把握大局、以系统方法谋划和推进全局,从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品质建设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进程。敬请垂注。 近日,浙江省推进“四大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2020年度省级新区、产业集聚区综合评价结果,南太湖新区获评优秀单位,位列全省第二,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个全省第二,来之不易,这从考核的严苛度就可见一斑。记者了解到,此次评价是从发展集聚程度、创新提升、环境能耗等多个维度进行评比打分,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潜力。
高空俯瞰南太湖新区 南太湖新区挂牌成立于2019年6月,是我省第二个挂牌成立的新区,在此之前已有杭州钱塘新区,此后还有宁波市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金华金义新区、台州湾新区。 南太湖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戚斌斌说,2020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48.9亿元,分别只有杭州钱塘新区和宁波前湾新区的近四分之一,绍兴滨海新区的近二分之一,体量优势并不大。从自身看,这个由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组建而成的新区,还面临着资源要素趋紧、发展瓶颈制约、区县竞争态势激烈等多种不利因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拿下全省第二,南太湖新区靠的是什么?记者梳理发现,尽管该区在经济体量上是“小个子”,但其发展的速度和后劲不可小觑。 产业是发展的关键所在。挂牌成立后,南太湖新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南太湖新区发展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且在产业发展上目标明确——坚定不移走差异化、集聚化、特色化竞争的路子。 围绕打造“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的目标,南太湖新区提出,全面构建“3+1+N”绿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命健康和休闲旅游“3+1”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例,目前已集聚近20家产业核心企业,去年实现产值33.27亿元。其中,龙头企业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是湖州市唯一“独角兽”企业,并于7月2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南太湖新区管委会与吉利商用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去年以来,卫蓝新能源年产20GWh固态电池生产线项目、蜂巢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吉利商用车项目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也相继落户,南太湖新区已经形成涵盖电池电机电控制造、整车生产、轻量化材料研发等关键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完整产业链。对标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标准,新区正致力于打造成为湖州市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创研发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成果转化高地。 集聚度具体如何提升?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南太湖新区在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方面成效明显,通过工业企业培大育强、低效企业(用地)整治提升、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向低效企业要产出、向低密度厂房要空间、向低端产业淘汰提升要动能。 吉利商用车湖州基地项目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招引的高精尖项目之一,南太湖新区下属国有公司通过收购股权的形式将低效企业“恩驰”的379亩土地以及新能源整车生产资源等收归国有。厂房、设备、资质有了,吉利项目来了之后,有技术、团队,双方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对新区而言,更大的意义应该在于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集聚度、资源的利用率,破解了资源要素瓶颈。 科技创新,是衡量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25平方公里的南太湖新区范围内,如何打造科创热土? 地处苏浙交界处的太湖,历来是长三角跨区域合作的焦点地带。特别是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科创成了环太湖城市的最新关键词。 和环太湖很多城市的引才思路一样,太湖南岸的南太湖新区拿出最美丽的好地方,以最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天下贤才。 南太湖CBD项目效果图 占地23.3平方公里的南太湖未来城区块,离风光旖旎的太湖南岸仅200米左右的距离,正聚焦“金融服务、科创研发、总部经济和文化创意”等四大新型业态,吸引了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金茂星外滩、金柱总部等一批绿色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达636亿元。 但南太湖新区又不一样。产业结构不够优、层次不够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端人才的集聚。而且这里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平台相对缺乏,像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创新创业平台,这里没有,而周边的杭州、宁波、无锡、苏州都已经有了。 南太湖新区如何实现逆势腾飞?湖州科技城、南太湖未来城是当地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资金链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如今,不仅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产业园、信息经济产业园、滨湖总部经济产业园等万亩平台建设在这里成型,具备承接大科技项目、产业项目的基础,还拥有集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一件事”专窗、人才驿站、全球人才路演中心、人力资源服务港、国际人才报告厅、南太湖人才学院等十大功能区块的长三角人才服务中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充分满足人才个性化需求。 湖州科技城效果图 随着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等重点高能级研究院落户,科研平台产学研用“源头活水”也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一大批创新成果也即将从这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眼下,新区又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的组合拳,如实施产业领军人才“金种子”计划、科技创新人才“金领雁”计划、大学生人才“金凤凰”计划、技能人才“金蓝领”计划;持续加快人才创业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海外引才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创业创新发展环境,为建设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造城两载,南太湖新区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3个、总投资1547.36亿元;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7个、大好高项目71个。 两年蓄力,南太湖新区也迎来了工业经济取得阶段性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南太湖新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7%,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工业投资19.4亿元,增长105.3%;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8.1亿元,排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8%,也稳居全市第一。 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项目的到来落地以及在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南太湖新区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