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最常听说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一纸公文下来,让“学区房”从神坛跌落谷底。 近日,教育部的一份文件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疯狂发酵!归纳起来,文件重点阐述了一个问题:民办学校将转公办或停止办学,2年内全部退出,民办中小学或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通知暂时没有正式印发,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真伪,但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变革,并非空穴来风。上月月底,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消息一出,在线教育行业迅速降温,教育股大跌,各项政策都在表明,教育“反内卷”时代开始了。而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学区房,更是触碰了“房住不炒”和“教育公平”两道红线,势必会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 比如前几天,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就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草案》中提到:市、区教育部门应当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上海更是早早出手,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就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根据新政: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按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直接给上海的学区房浇了一盆大大的凉水。
同时,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向沪上全体房地产经纪机构发起“规范房源挂牌和信息发布的自律倡议”,要求“在线上、线下房源发布信息中,不使用“学区房”进行推介、宣传;在业务经营中,不以“学区房”名义,误导购房者;规范介绍教育资源用语,客观介绍周边学校,不出现“升学率”、“对口”、“名额未用”等用语,误导购房者。”从这一段时间的监管效果可以看出,这一次的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已逐步显现。现在,房地产广告和销售过程中,对“教育”、“学区”、“名校”等违禁词的避讳程度丝毫不亚于古时皇帝的名讳。如此一来,原本炒上天的学区房,瞬间失去了价值,炒房客后再无接盘侠,彻底陷入慌乱之中。 所以,对于高层的决心,我们不能有丝毫怀疑。对于那些想把学区房当成获利工具的炒房客来讲,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