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颜婧 8月11日,宜宾市三江新区与宜宾市的六个区县,签署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一边是四川首个省级新区,一边是6个本地区县,“1+6”非常组合成为了聚优取势的双向赋能:大体量新区辐射带动赋能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聚优而谋“造血”三江新区。
宜宾三江新区首次“内聚焦”,举行集体签约。 “1+6”组合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是宜宾三江新区在对外开放全面开花,积聚了强劲动能后,首次对内“聚焦”进行的集中合作签约。它旨在厚植本土,促进宜宾区域的全面发展,同时全力推动三江新区成为宜宾、川南地区、川滇黔结合区域的重要支撑。而就在上个月,省委也对这片热土给予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中展现宜宾更大作为”的期望。 此次参加三江新区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集中签约的区县为江安、长宁、高县、筠连、珙县、兴文。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三江新区就主动与上述区县沟通对接,重点扣住各县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和通道优势,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原则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逻辑”方式,“在经过多次论证和反复磋商后,因地制宜确定了与各县的合作重点。” 6个区县展示出来的特色优势,既是三江新区发展所需,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所谋。根据《合作协议》,三江新区将分别与江安就锂电材料产业基础,共建四川锂电材料新基地;与长宁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等内容,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高县就回收系统优势,共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与筠连就中医药、绿色建材等产业特色,共建川南滇东北结合部协同发展先行区;与珙县就先进电镀处理工艺,共建表面处理基地;与兴文结合绿色食品产业链,共建富硒绿色安全食品保供基地等。同时,多方还将在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这有助于串联宜宾南向通道经济带、东向通道经济带,同时协同带动市域整体联动发展”,相关区县签约代表均表示,期待与三江新区的各项合作事项落地实施,“这不仅能高效促进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能为宜宾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贡献县域经济的力量。”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