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两江新区参照“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流程和标准要求,在全国首创、全国首倡“公园长制”,发布了《重庆两江新区全面推行公园长制工作方案》和《重庆两江新区总公园长令》“第1号令”。 《工作方案》明确了新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公园资源的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做到“公园长制”工作有责、有方、有效,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推窗见绿,五分钟入园”的建设目标,将两江新区建成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百园之城”,努力实现“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愿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推进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全国首创“公园长制” 近日,不少前来游玩的市民发现,在金州公园的显著位置上,多了一块“公园长”公示牌,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公园长”的职责、责任范围,以及三位“公园长”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全部公示在上面,市民有任何关于该公园的意见、建议均可以拨打相应电话。 这便是两江新区“公园长制”的具体举措之一。 “两江新区参照‘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流程和标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公园长制’工作方案。通过这个‘公园长制’的施行,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两江新区总公园长罗蔺表示。 据介绍,两江新区在直管区范围设立总公园长和副总公园长,并实行双总公园长制;在8个街道设立“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公园长体系;在直管区其他片区设立“片区公园长+企业公园长”的二级公园长体系。此后,两江新区所有的121个公园都将有自己的“公园长”,他们将肩负起所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资源保护、提升改造等工作,并开展定期巡园。 做好三大主要任务 体现测绘文化主题的测绘文化公园、展现消落带生态景观的金海湾滨江公园、呈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九曲河湿地公园,以运动文化为主题的两江新区山地运动公园……两江新区“百园之城”,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 如何在维护新区已建成公园绿地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让老百姓对公园想用、爱用、经常用,是两江新区“公园长制”的三大主要任务,即“管绿护绿”“增绿提质”“还绿于民”。 其中,为了达到“管绿护绿”的任务要求,两江新区将严守公园红线,从重处罚违规占绿,加强灾害防控,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在“增绿提质”方面,两江新区制定了《公园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概要》,提出努力实现“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建设愿景,以实现“推窗见绿,五分钟入园”,努力将两江新区建成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百园之城”为建设目标,加快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还绿于民”方面,两江新区将持续加大公园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积极利用城市建设边角料,建设一批坡坎崖公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口袋公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路,使公园成为社区邻里交流活动的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1号令”正式发布 近日,两江新区还正式发布了《重庆两江新区总公园长令》第1号令,在全区公园开展防违法侵占、防有害生物、防地质灾害“三防”专项整治行动。 “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两江新区公园范围内开展‘三防’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公园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夯实两江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本底。”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段灿东介绍。 据了解,“第1号令”要求各级公园长、各街道、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公园被违法侵占、有害生物蔓延、地质灾害发生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一旦发现侵占公园红线、毁绿种菜等行为,相关部门将予以严厉查处。 近段时间以来,重庆多次出现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菟丝子、红火蚁等有害生物也在两江新区部分公园蔓延,“第1号令”要求对有害生物予以有效防控,对地质灾害予以根源治理。 为了确保“三防”专项整治行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两江新区将统筹研究部署,强化督导考核,细化实化工作职责,加快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公园长巡园履职,加大跨部门、跨行业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专项整治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如此,两江新区各级公园长、各街道、有关单位还将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公园管理保护,共同建设“百园之城”。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