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郑莉代表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勇担新使命、再创新辉煌,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而不懈奋斗》的报告。 报告提出要 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 拓展产业空间 拓展产业空间 再建一个“内江新区” 市党代会报告摘要: 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拓展产业空间。突出“产业向南、内自一体”,以沱江为主轴,以国家级内江经开区、国家级内江高新区和市中区内自合作园区、东兴区经济开发区、内江国际物流港及拓展区域为主体,规划建设现代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内江新区。把内江新区作为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把内江新区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显成效”的总体目标,全面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刚刚过去的8月,内江喜讯频传:先是汇宇制药IPO注册获证监会通过,成为西南五省一市地级市中首家科创板IPO过会企业。紧接着,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上市交易。一“中”一“西”,洋溢着内江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内江近年来坚持在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下功夫,全市产业体系日渐成熟,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新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发展,省级开发区实现全域覆盖。内江成功入围全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3.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7家,一批科技项目获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为实现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拓展产业空间。未来五年,内江新区将作为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成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对于这个全新的“内江新区”,市党代表们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积极建言献策。 如何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 党代表和广大干部群众 纷纷发表看法 并积极建言献策—— 党代表声音 共识:筑牢产业根基 深入实施“一号工程” 如何看待“内江新区”?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设内江新区,不是说要再去建设一个内江新城,而是依托现有的产业园区,再规划打造出一个产业拓展区,让更多的企业、项目有地方落地、生根。”市党代表何欣认为,当前,内江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产业承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既有城镇、园区基础设施也不能完全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内江迫切需要新的产业承载主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落户内江,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集聚人气和商气。 根据市党代会报告,内江新区是以国家级内江经开区、国家级内江高新区和市中区内自合作园区、东兴区经济开发区、内江国际物流港及拓展区域为主体。何欣认为,这几个区域目前都具有良好的产业和人口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在市党代表詹财荣看来,内江新区是全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是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度推进内自同城化的重大务实举措,是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的主战场,必将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把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作为解决内江产业发展短板和实现内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抓住了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牛鼻子’。”市党代表葛强认为,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设内江新区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符合内江实际,切实可行,是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 “内江新区”如何建? “当前,内江仍处于爬坡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加快推进内江新区建设,就要加快筑牢产业根基步伐,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夯基蓄势。”市党代表詹财荣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内江新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以规划为引领,突出“产业向南、内自一体”,指导新区各组团高起点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制订主导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进一步优化新区产城空间,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以项目为总牵引,建立新区重大项目库,超前谋划生成一批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推动新区建设扎实起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重点跟进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系统设计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向存量要效益、向机制要活力,带动增量持续增长。 “产业向南,市中区是主战场之一。”市党代表马炬表示,市中区将推进内自合作园区建设,与内江国际物流港产业拓展区产业互补,统筹谋划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内江经开区发展实际,市党代表钟小莉表示,内江经开区作为内江新区的重要组团,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汽配产业,并自觉把内江经开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置于内江新区的发展规划中,服从服务于内江新区建设。同时,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围绕“一主二辅”产业,突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延链招商;抓好融资筹资夯实载体,做好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要素保障以及对重大项目优惠政策的兑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巩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把内江经开区建设成为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投资高地、成本洼地。 积极发言 让内江成为投资者 “愿意来、留得住、不想走”的城市 市党代表申福建表示: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在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的过程中,同步优化提升主城区,如“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科学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及便民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圈’”“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等。相信随着内江新区建设的推进,内江的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一个方便快捷、活力迸发、美丽宜居的内江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内江必将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不想走”的城市。 创新干部管理模式 为内江新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市党代表刘晓宇表示:加快内江新区建设,要充分整合国家级内江经开区、国家级内江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国字号”园区的发展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链,不断提升内江的整体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同时,要创新干部管理模式,锻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让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内江新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鸟瞰保税物流中心 干部群众热议 心声:对内江新区充满期待 “听了‘高水平建设内江新区’这一战略部署,作为内江人,非常振奋!”内江师范学院副校长兼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益彬说:“对内江的未来充满期待”。 李益彬认为,作为成渝腹心节点城市的内江,只有靠自身创造性发展才能分享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红利,才能在你追我赶的市州竞相发展中不落人后。“目标既定,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地落实。建议科学编制新区发展规划,创新新区管理体制,争取省上的全方位支持等。” 和李益彬一样,内江煌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人大代表、内江市工商联副主席王启刚也第一时间觉察到建设内江新区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新区建设必将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资金等要素集聚,助力内江企业高质量发展。”王启刚说,近年来,内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极大地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如果能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将为内江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质量技术监督股负责人王晔建议,内江新区建设要注重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形成政府依标治理、企业对标创新、产业达标升级、市场亮标发展的良好态势。 市民黄彬鹏建议,内江新区在产业发展上注重集群式发展,而集群式发展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带动区域价值整体腾飞,更好地助力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内江日报 文稿:张小丽 编辑:罗 娇 转自最内江微信公众号(ID:zuineijiang0832)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