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 《意见》出台以来,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积极贯彻落实, 各业务领域的税务干部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奋进作为。江小妹团队将通过系列人物故事,展现两江税务人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大背景下,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风貌。 早上9点,两江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迎来当日第一批办理涉税事务的市民。15分钟后,所长朱峰出现在大厅,开始当天第一次巡场。 “主要是看各窗口、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纳税人对办事体验是否满意。”朱峰说,他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大厅,这让他能够及时发现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思路是问题导向,把难点变亮点。” 他口中的“亮点”是指一所的智慧税务建设。 作为重庆市税费征收总量最大、征收业态最为齐全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一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办税平均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成为全市智慧税务建设“先行者”,并获评2021年重庆“最美纳税人”。
(朱峰在办公室) 在办税大厅,一块智能大屏实时显示办税服务厅的各项运营指标。这背后是全市首个纳税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 “比如‘当前业务办理时效’体现各项业务的平均等待、办理时长。”朱峰介绍,“不久前,我们发现清税注销的平均办理时间短、等待时间长,这并不合理。于是我们开始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朱峰发现,清税注销往往发生在企业解散员工后,由企业主而非财务人员办理。企业主对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不熟导致资料缺失、办理费时,延长排队时间。 很快,一所针对清税注销优化了服务。一张预检清单,列明该企业所缺资料;一个综合窗口,整合多项业务实现“一站式”补齐资料、快速办结。 “智慧化的目的就是发现、解决问题,让纳税服务更便利贴心。”朱峰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智慧化不是简单地从供应商手里买产品,而是在服务纳税人的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和实际需求,寻找解决办法。可以说是最适合两江新区的‘个性化定制’。” 2019年,为解决咨询人数多,电话时常打不进的问题,朱峰带领团队建起了全市首个涉税智能咨询系统,通过解决简单的涉税疑难,极大地缓解接线压力,让接线员有更多时间处理更复杂的咨询。 为提升系统回复准确率,朱峰和一所的税务干部逐条核听智能语音咨询。“我们发现重庆方言是降低准确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我们将常见方言录入系统,设定与之对应的普通话,帮助系统识别。”朱峰介绍。 (工作人员在接听咨询电话) 2019年7月至今年8月底,一所干部职工听了28248条语音咨询,通过软件公司优化8191条问题。支撑智能回复的知识库也实现了实时更新。目前,该系统智能语音准确率达到63.48%,智能小程序咨询准确率90%。 “除了解决涉税疑难,智能咨询系统也会引导市民线上办理一些事项。目前,我们已经有6大类287项涉税事项实现了全程网上办。”朱峰说,“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办事快、跑路少、体验好,这也是我们推动智慧化的方向。” 今年3月,“智慧税务”首次被写入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 同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朱峰谈到,对于直接面向纳税人缴费人的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来说,大数据运用就是为了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办事便利度和舒心度。令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则是智慧税务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记者 郭姝彧 两江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供图)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