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展的路很魔幻,但前方的路越来越清晰。 随着成渝地区进入经济第四极的发展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框架越来越大,新城新区没成熟几个,倒是涌现了一批规模更大的新城。 尤其是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中优、北改”的城市发展空间战略后,成都的发展框架直接从龙泉山以西、龙门山以东的成都平原来到了川中丘陵。 在东进政策的带动下,空港新城、简州新城、东安新城、淮州新城、简阳新城呼之欲出。 成都维持了10余年的向南之势,在这一年也被东进盖过头。随着2020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南门下的天府新区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强对手。 针尖对麦芒,谁是成都的未来?南门和东门的网友争论不停,场面堪称成渝西部之争。 在东进刚提出时,东门的网友无疑是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这几年成都东进的投资力度很大,天府国际机场、地铁18号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规划兑现,未来科技城、未来医学城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天府新区相较于东进之前的投资力度明显有所下降,但随着成都一把手换届,这场东南之争似乎又反转了? 东进生变? 近段时间正值成都一把手换届,东进生变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有心的人会注意到,向东向南是成都二十一世纪前夕的构想,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一构想也从未改变。 据《成都》发展记载:1998年2月成都提出新的战略构想,即按照:保护良田和保护中心城环境的原则,都市区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南部的城市下风、下游地区,以及东部的丘陵、台地地区。 1999年6月国家在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优化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要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 这是成都发展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向东向南发展,此后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成都在该构想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向东向南发展框架。 如今,成都向南的框架基本成熟,格局基本成型。 高新区经过30年的奋斗已然成为西部科技、金融、创新的新高地。天府新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城市基础日益成熟,国家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在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已经能发挥西部领头羊作用。 而备受关注的成都东进战略,承载着当下西部发展最热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命题,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成都东进显然是区域发展主旋律。 谁是成都的未来?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城新区在不突破现有体制的基础下,创造了爆发式的经济增长,他们一边驱动着国家的发展,一边展现着城市向上的力量。 可以说,新区就是城市的未来,在成都的身边已经有案例可寻。 1988年3月在肖家河起步筹备的高新区仅有40万元的筹备费,但32年后的今天成都高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400亿元,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成都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更是位居全国第七。 同理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一个作为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抢抓国家战略的重任,一个以省级新区为载体,承载着经济第四极快速奔跑的使命,尽管有不同的发展定位,但他们都折射着这座城市的未来。 双中心已定|时代向东 虽说都是成都的未来,但谁更有潜力?向东、向南谁才是成都的永续探索? 本文试图从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格局的角度来解读。 近期,谋划多年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落地实施。在这一年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各城推出的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名称已统一变更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简单地讲,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出炉,就是为了解决:城市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科学合理性不高、城市规划发展朝令夕改等问题。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落地,城市发展规划的可借鉴性和参考性也正在大幅提升。 城市空间用地决定了区域发展的规模。 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的农业空间格局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未来成都城市空间的主要增长极在东部新区的空港新城和简州新城,除此之外龙泉驿北部还有大规模增量,剩下的区域已被定性为农业区。 其中天府新区的城镇空间用地也十分有限,最南端的兴隆湖科学城也有一大片农业区。 同时,东进也可以明显看出,东进的主要城市拓展范围在沱江以西的东部新区,而沱江以东的简阳区域主要是农业区。 按照新一轮成都国土空间总规我们会发现,成都正出现强烈的“双中心”发展趋势。 天府新区本身就覆盖了目前的中心城区,随着天府新区直管区和中心城区的融合,未来龙泉山西侧将演变为一个一体化的主城区,而龙泉山东侧的东部新城将再造一个“新成都”,实现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格局,达到双中心的城市形态。 从产业来看,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呈现相对互补的形态。 天府新区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总部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主。 东部新区主要以: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为主。 尽管两大新区在产业定位上有一定重叠,但天府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大方向,东部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的定位,这让双区在产业上形成了高效联动、优势互补的形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也指出: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有利于弥补天府新区先进制造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与天府新区高效联动、优势互补。 不过从区域空间发展格局来看,东进的格局和张力明显更大更强。 成都南下的腹地十分有限,而东进可以直接辐射广袤的川中丘陵,实现联动全川、对接重庆,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愿景。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极的时代浪潮下,未来东进更值得期待。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