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健康、文明、低碳的发展理念是深植于新区的绿色基因,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绿色生活......一幅山青水绿、江山如画的画卷,正在新区徐徐展开。今天,《节能减碳,绿色新区》系列报道将来到即将建设的研创园综合能源项目,听说这里建成后,周边建筑空调系统节电超30%,怎么做到?一起来看...... 更换节能灯泡、空调温度不低于26℃......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用这些“小妙招”省下不少电费。 对于企业来说,日常节电365天,则可以省下一笔巨款,拿上这笔钱去投入研发生产感觉“真香”。 对于产业园区而言,如果能在密集的办公楼宇附近,形成集中的供电、供冷、供热综合能源项目,可以最大化协调能源消费和综合管理。 用水作“空调”供冷热 综合能源项目所在的浦乌路以东、五桥连接线以南地块,是产业技术研创园“芯片之城”科创基地重点建设区域,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不到3公里以外的长江五桥迎风矗立,咫尺之遥的研创园高楼鳞次栉比。 这里建筑密度大,公共建筑占比高,空调供冷供热的用电需求十分突出。“根据环境情况,我们调研发现可以从1.5公里处的五桥净水站取水,从而提供冷热能量。”江北公用新能源公司经理马林介绍,水是能量储存的载体,净水站及部分应急水源江水作为空调系统冷热源,利用中水、江水水温条件好于空气温度的优势,采用水源热泵主机提取水中的冷热量,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使用后的水依然可以补充到芝麻河等周边水系,水质和水量都不受影响。” “变电站+能源站+办公楼”复合开发 “原先这个地块就有变电站、办公楼的规划,现在建设综合能源项目并不占用额外地块指标。”产业技术研创园规划土地部工作人员说,引入综合能源项目,也考虑了土地复合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一般能源站、变电站都是独立项目单独选址,现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变电站+能源站+办公楼集约化复合开发模式,在不突破红线的基础上,释放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能源站对片区空调需求的集中供应。”江北新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空调系统电耗集约至变电站用地,大大缩减了单栋建筑分散用户的配电容量,也可以降低电力外线建设成本,能够改善电力投资综合效益。 节能减碳效果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工业产业园区碳排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工业产业园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尤为重要的场景。综合能源服务正成为新区产业园区节能减排的新途径。 据测算,2023年9月建成后,研创园综合能源项目采用高效节能的系统形式,较传统空调系统节电30%以上。系统满负荷接入使用后,年节约标煤用量4700吨,节约冷却水用量27.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4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425吨,粉尘减排量3800吨。 近年来,江北新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片区建筑提供新能源服务。和研创园综合能源项目同一建设方的江水源热泵工程是江北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工程,6个能源站可向新区核心区及部分隧道片区近1200万平方米建筑群提供供冷供热服务,新区市民中心、服贸大厦、江北图书馆、南京美术馆新馆、绿地江北中心等地标建筑都是江水源热泵的服务对象,系统满负荷投运后,每年可为新区节约用电量1.4亿千瓦时,相当于少烧4.69万吨标煤。江北新区提出,核心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9%。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