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对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如何才能够真正做到协调城乡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让城乡的生产资料充分地流动起来,土地和房子正是这些资料的重中之重,如何充分发挥“地”的价值与作用?土地流转又会有哪些创新实践呢? 今天央视财经《对话》节目请到了三位中国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他们在各自的实践当中都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他们也在宅基地改革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在现场,书记们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问:农民的房子能拥有“房产证”吗? 答:能!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在节目中拿出了一个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他在现场说道:“2015年我们承担着全国的宅基地改革的试点,经过几年的改革,现在整体宅基地授信,全市授信有31亿,像这个‘红本本’,我们发了11万本。” 问:农民的房子能像城里房子一样贷款吗? 答:可以! 农民有了“红本本”,也可以拿到银行去贷款。乡村的宅基地跟城市买的商品房一模一样,都是资产。 问:城里人是否能去农村囤地了? 答:不能! 如果想要流转、交换、买卖交易等,目前只能够在自己的县域范围之内。 问:什么是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谁才能获得? 答:资格权是这一次在宅基地改革中新增加的一个权利。 中共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表示,这是发给集体经济领域中具有分配宅基地资格的人,比如一个年轻人去当兵了,现在不需要造房子,但是他是具有这个资格的人。 问: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可以置换吗? 答:可以! 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是可以置换的,可以置换现金,置换商品房,甚至是置换养老保险。 问:进城务工人员也能拥有宅基地吗? 答:可以! 中共银川市委副书记、灵武市委书记刘国强在现场举例,一些进城务工且长期呆在城镇的人,他们在农村有宅基地,但很少回去。农村的房子很破,也不愿意拆。所以我们在尝试着一种创新方式,给他一个凭证,同时把现在的房子拆了,按照政府或乡村里统一规划来盖。采取这种方式,促进城镇化的改造。 城乡融合发展, 宅基地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也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困难并不等于困境, 它带来思考、体谅和改变境地的 勇气与决心。 协调发展是一篇大文章, 愿我们在拥抱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同时, 用心写好这篇文章。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