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江北新区在“两城一中心”城市产业发展上取得瞩目成绩,在乡村建设中也一着不落,加紧发展步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北新区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江北新农村。 特色产业:盘活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在江北新区,挖掘优势资源,量体裁衣发展特色产业的模式已日臻成熟。 盘城街道地处江北新区东北,占地51.5平方公里,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有全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每年8月中旬,盘城葡萄迎来最佳赏味期,果肉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架,等待新区的居民和慕名前来的游客品尝购买。 江北新区盘城街道 作为江北新区直管区唯一的农业主导型镇街,近年来,盘城街道在政府引导、政策拉动和示范引领下,探索出一条以葡萄为媒介的经济发展线,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扶持葡萄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葡萄产业的整体发展。 陈建是盘城街道佳缘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葡萄,是当地首批引进阳光玫瑰的经营户。目前佳缘家庭农场占地约230亩,不仅种植着阳光玫瑰、浪漫红颜、巨玫瑰等葡萄品种,还引进了樱桃、桃树等果树,同时提供休闲观光、农作体验,农场发展蒸蒸日上,每年能提供不少工作岗位,带动附近村民增收。 江北新区葛塘街道 除了盘城街道,江北新区另一涉农街道——葛塘街道也以依托自身农业资源,以“都市精品生态农业”为定位,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做活特色农业文章,接待寺社区葡萄园种植基地、前程村锦鲤科研生态养殖基地、长城村3000亩高标准农田等特色项目纷至沓来,资源催生产业,产业发展经济,经济再滋养和反哺着这里的乡村生态和百姓生活。 江北新区的特色农业丰富多元,口碑盛传。当前,新区绿色食品有11个、在创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个,石佛茶林果园“福童”雨花茶获2020年度南京市雨花茶暨名特茶质量评价金奖,长芦板鸭入选为省100道地标菜……尽显百花齐放之态。 绿色治理: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当前,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左右,面临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民增收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江北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农田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葛塘街道的农田 去年,葛塘街道长城村实施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推动形成了排灌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示范区,引来了高效现代化农业企业、引进了南粳46、宁香粳9号等品种优质稻,今年预计粮食年产量增长近200吨,农业发展规模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长城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北新区长芦街道 在长芦街道,沿江5公里化肥与化学农药“两减”工作正有序开展。2019年6月,南京市印发《南京市沿江5公里化肥与化学农药“两减”工作方案》,开启沿江5公里区域的“两减”工作,滨临长江、常年种植面积有两万亩的长芦街道便成为“两减”队伍中的一员。近年来,长芦街道通过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耕地轮作、稻田综合种养等举措和模式,建设沿江化肥、化学农药“两减”示范带,助力新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这里蔬菜基本上可以说是零农药了”,长芦街道新犁村蔬菜种植大户史方利说。史方利在新区及街道的帮助下开展了120亩蔬菜田的绿色防控。青菜田安装杀虫灯及色板、白菜和萝卜田安装性诱剂及杀虫灯配合使用……在多方指导下,史方利对蔬菜田“因材施教”,每块田都有了自己的绿色防控措施。 此外,长芦街道以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为抓手,将区域内1.86万亩水稻纳入申报范围,今年长芦街道验收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面积3670亩,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牢牢守住新区粮食安全底线。 生态宜居:打造智慧乡村 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18年8月,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市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始全面推进南京“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 长芦街道绿树掩映 近年来,江北新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发展,昔日尘土飞扬的土石路已蜕变为笔直开阔的柏油路,不仅改善了新区的村容村貌,而且保障了农场主瓜果蔬菜的及时运输。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新区打造“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推出“江北新区‘智慧农路到我家’系统”,以智慧农路服务百姓为目标,推动“四好农村路”与美丽乡村、农村电商、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充分融合,实现了“智慧农路到我家”导航到户。 葛塘街道官塘河村 如果说道路建设是江北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连接各家各户的毛细血管,那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唤醒乡村内在生命力的重要载体。在江北新区,唯一一家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葛塘街道的官塘河村用实际行动重塑了村庄面貌。2019年,官塘河村以人居环境提升、水美宜居乡村建设为契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三清一改”,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治理行动齐上阵,曾经脏乱差的官塘河村变成了环境宜人、生态宜居的新区乡村发展“样本”。 在江北新区,既能感受到新兴产业蓄势腾飞的磅礴力量,又能在阵阵微风里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淳朴快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保留好风貌、传承好文化,江北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进行时。 「本文来源:中国发展网」 |
5月8日,总投资1.5亿欧元、位于无锡空港经开区的德国威伊
日前,西咸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