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佛山市高明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新当选的高明区区长姜岳新接受专访,对高明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系统解读。 “四个新高明”涵盖产业、城市、民生、生态 姜岳新表示,为确保将高明区委提出的“12345”发展计划落到实处,高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具体化、工程化、项目化、数字化”的要求,对未来五年的工作举措进行了系统谋划,形成了打造“四个新高明”的思路措施,共谋划提出了30项重点工程,超过100项具体项目和工作举措。 “四个新高明”涵盖了产业、城市、民生、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资料图片 “四个新高明”从产业、城市、民生、生态四个维度,对高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具体举措进行了统筹谋划、系统安排。 打造实力新高明,就是要解决高明发展的动力问题,通过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链招商,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实现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努力使高明追赶超越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打造品质新高明,就是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以构建“两城一带”城市空间新格局为目标,提升城市功能,提炼城市品格,厚植城市精神,优化城乡形态,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的品质城市,充分彰显“山水间、最高明”的鲜明形象,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高明、来到高明、留在高明。 打造幸福新高明,就是要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成就感。通过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努力让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和美、安全稳定的美好生活,人人都能通过创新创造、努力奋斗成就人生梦想。 打造美丽新高明,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高明丰厚的自然资源家底,包括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旅文化资源等,谋划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彩化生态景观和产业项目,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塑造出“四季常美、五彩缤纷”的美丽高明特质。 补上“四大短板”,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委提出,全市上下要聚焦长期制约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大短板”(工业不连片、供地不保障、产业不高端、招商不给力),高明同样存在着这“四大短板”。目前,高明无论是经济总量规模还是质量效益,都与其他区有较大差距。 高明要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料图片 姜岳新表示,高明当务之急是要补上这“四大短板”,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改变工业不连片现状。围绕建设全域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谋划连片打造160平方公里的高明大工业园区,支持各镇街、西江产业新城配套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低成本的连片工业空间。 着力改革供地不保障现状。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为契机,统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力争每年新增和盘活各类建设用地6000亩以上,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着力解决产业不高端现状。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优质两手抓,一方面,扎实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战略和产业强链补链战略,大力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存量企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引入新产业、培育新经济,着力布局引进临空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解决招商不给力现状。科学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强化统筹抓招商、项目落地服务、招商项目跟进评估等三大机制,“一产业一政策”推进大招商、招大商,力争五年产业招商引资额不低于3000亿元。 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城市 “城市品质是一座城市品位和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精准响应,也是实现人口快速聚集、增长的前提条件。”姜岳新表示,未来五年,高明区政府将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城市。 高明要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城市。资料图片 他指出,长期以来,高明城市发展呈现荷城“一城独大”的格局,杨和、明城、更合城镇功能不完善、人口吸纳能力弱。未来将围绕构建“两城一带”城市空间新格局,加快建设东部山水田园城市、西部临空产业新城和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大空间、大格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规划建设是高明的重大机遇,未来五年,高明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构建“60·30·15·10”交通圈,全面提升能源、水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同时,以打造“田园城市新样本”为目标,塑造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风貌;推动乡村布局优化、生态美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高明文化神韵、丰富城市色彩、打造舒适人居环境和塑造城市精神风貌,形成鲜明独特的城市品格、个性和气质。 在城市管理上,姜岳新表示,高明将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使城市运行更高效、更智慧、更安全;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持续厚植高明生态优势。 全力推动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 “就当前高明而言,教育和医疗是全区群众最关切、最在意的事,办好教育、医疗就是最大的民生。”姜岳新坦言,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高明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留下了不少欠账,全区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与其他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中小学校、医疗设施不完备、布局不合理;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医疗水平不高,生源流失、医生流失问题突出。 他表示,接下来,高明将把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短板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软硬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力推动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 教育方面,要全力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投入15亿元新扩改建1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新增学位1.3万个;要更加重视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实现“新市民入职、子女即可入学”目标;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引导广大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要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每年培养骨干教师不少于100名。 高明将全力推动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资料图片 医疗方面,要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入超5亿元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推动高明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支持高明区中医院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特色医院,推动各镇街建设综合医院或卫生院;要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造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医务人员队伍;要建立完善高水平医疗人才培育引进政策体系,提升医务人员收入水平,5年内力争引进100名以上医学人才,充实和稳定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 激发生态价值,打造“五彩高明” 高明区工作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让“碧、蓝、绿、金、红”多彩可及,将高明打造成为色彩缤纷、五彩斑斓的大美画卷。“五彩高明”将如何打造? 姜岳新指出,高明生态优势得天独厚,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自身生态优势的认识水平停留于生态保护层面,对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重视不够。例如,2020年高明区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9.46%,但一半以上覆盖的是速生桉,林业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百里沧江水系虽然覆盖全区,但岸线资源缺乏统筹开发、浪费严重。 他表示,接下来,高明区政府将依托自身丰厚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旅资源,以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为目标,着力打造色彩缤纷、五彩斑斓的美丽新高明。 高明要着力打造色彩缤纷、五彩斑斓的美丽新高明。资料图片 实施蔚蓝天空工程,以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全力护好“高明蓝”;实施碧水绕城工程,做好水安全、水环境、水连通、水生态、水经济五篇文章,推动“水生态”向“水经济”迈进;实施绿色山林工程,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将高明大地建成“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美丽家园;实施金色农业工程,推动生态赋能农业为导向,推进“万亩千亩”产业园建设、农优品牌打造,让绿色农业结出金色硕果;实施红色文旅工程,统筹推进红色基因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抓好总投资200亿元的21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让绿色生态、红色资源交相辉映。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叶能军 点击查看更多↓ 专题|聚焦高明两会 【来源:南方日报】 |
5月8日,总投资1.5亿欧元、位于无锡空港经开区的德国威伊
日前,西咸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