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 斌)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作为经济主战场的园区企业重任在肩。刚刚过去的2021年,长沙众多企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新的一年,围绕强省会战略,不少企业用担当迎接挑战,紧盯蓝海市场,迈开更大步伐,让更多“长沙造”走向全球。 企业生产忙,企业家信心足 员工忙生产、赶订单,企业家谋划新年规划蓝图! 新年新活力,企业生产忙,企业家信心足,这是记者新年一线采访的深切感受。 2022年第一天,总部位于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车间,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行,工人有序工作。 过去一年,在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蓝思科技克服疫情影响,取得了新成就,为公司新年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是一个转型升级之年、一个自我跨越之年。虽仍有新冠肺炎疫情干扰,全球经济面临挑战,蓝思科技依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取得了属于蓝思人的成就。”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娓娓道来:2021年年初,蓝思精密在泰州重装出发,填补了产业链版图重要一环;3月,湘潭园区整机组装的首批智能手机顺利下线,叩开了新业务板块的一扇门;5月,蓝思长沙黄花园区正式开园,智能汽车结构件、智能穿戴、3D玻璃等重要募投项目落地于此,承载了蓝思科技对未来的希望;11月,蓝思新能源公司成立,至此公司形成了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结构件、光伏项目三驾马车并行的高端智造产业格局。 “新的一年,将是消费电子板块的丰收之年,是新能源汽车结构件板块的发展之年,是光伏项目板块的蓬勃生长之年。”周群飞表示,蓝思即将迎来创业30周年,蓝思人要以再次创业的心态和勇气,重新出发,砥砺前行,共创更美未来! 奋力争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元旦这天,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楚天科技新建成的智能后包与中央车间生产秩序井然。 2021年,楚天科技为新冠疫苗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中后端核心生产装备,为国家的抗疫事业作出了贡献;公司四期工程两大生产性功能项目——智能后包与中央车间顺利建成投产,创造了全球医药装备行业单体车间最大面积新纪录。 “2021年工业产值迈上了突破性新台阶,税收首次跨入3亿元阵营,净利润将会书写历史新高度。”楚天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唐岳表示:“2022年将是楚天科技快速而健康发展的年份,过去几年布局的先进产能、供应链建设、子公司建设,将会逐步释放发展红利。” 2021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火热之年!长沙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为企业走向全球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去年9月,在《中国能源报》公布的“2021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中伟新材高位入选,成为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元旦这天,中伟新材董事长邓伟明和同事正在印度尼西亚出差,为建设海外分厂努力,那里是中伟新材出征海外的第一站。随着印尼、韩国、芬兰等项目的陆续签约,中伟新材持续加速全球产业链协同,不断加快海外布局,构建起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在致力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的道路上,不断刷新着自身速度和行业高度。”在发给企业员工的元旦致辞中,邓伟明表示,“未来我们仍将立志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深耕产业一体化、产品专业化,从上游资源端、中游前驱体制造到下游循环回收,构建全球一体协同的产业布局。”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等新政,为长沙链上相关企业制定新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奋力争先。 位于望城经开区的长高集团,其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类产品不久前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元旦这天,企业生产车间依然热火朝天,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4%。 “未来长高集团将紧盯‘新基建’特高压和‘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方向,紧抓未来电力发展的‘新风口’布局谋篇,长高集团一定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长高集团总裁马晓说。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