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刚落下帷幕,冬残奥会激战正酣,冰雪运动的热度还在持续。 如果要在其中选出最美的一项,那一定是花样滑冰。艺术和运动的完美结合,集音乐、舞蹈、技术、时尚于一体,花样滑冰因竞技性与观赏性兼具,被誉为“冰上芭蕾”。 在新区,有这么一位花滑少年。纤细修长的身形,搭配出众容貌,滑行、跳跃、落地、旋转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冰场上的他总能引来众人围观。 他来自大厂旭东中学,年仅13岁却已是首个江苏籍的花样滑冰国家一级运动员。 他,就是于之乐。 “鱼”之乐的冰雪奇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正因父亲深受“鱼之乐”的启发,这个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被起名为于之乐,在家人和教练的口中,他常被叫作“可乐”。 在一个偶然契机下,6岁的于之乐接触到了滑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小孩童,只学了半小时就能自主滑行,并且越滑越快。 “他当时说滑冰太好玩了,比跑步快多了。”回忆当初,于之乐的爸爸于鹏飞不禁莞尔。于之乐也表示,第一次上冰,就有一种特别喜爱的感觉。“在冰上感觉非常自由,好像能够飞起来。” 6岁初上冰场的可乐和11岁演绎自由滑的可乐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此,于之乐与花样滑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爱着这项“有魔力”的运动,喜欢冰上轻巧舒展的自己,面对枯燥辛苦的练习也乐此不疲。只要踏上冰面,他会瞬间忘记一切,变成畅游冰场的“一尾鱼”。 专业训练并不轻松,七点起床、八点热身、八点半上冰,因录像检查需要,于之乐经常在闭馆后的深夜冰场上独自练习。他的个人账号中,总是写着“加油、努力、不要松懈”。 这一坚持就是7年。小团子长成了俊秀少年,成为了一位职业运动员。目前,于之乐在花滑圈里也小有名气,看好他的粉丝们已经自发建起了个人超话,关注着他的训练日常与比赛表现。 “鱼”之乐的冰雪奇缘,还将继续书写。 冰面上的“双城记” 练习花滑2年左右时,于之乐遇上了如何攻克“跳跃一周半”的大难题,同时也遇见了自己现在的主教练——鲍丽。 曾担任中国花滑队教练员的鲍丽,还带过知名花滑选手金博洋。在她的指导下,于之乐不仅掌握了“一周半”,还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然而,鲍丽因为个人原因,短暂地指导了于之乐后就要前往上海任教。 不愿放弃珍贵的机会,同时也不想落下学业,于之乐在南京和上海两城之间奔波了整整五年。 在车上认真上网课的可乐 图片来源:新华网 周一到周五正常上课,晚上在冰场自主练习,周六日去上海进行训练。如此高强度的安排下,于之乐的休息时间所剩无几,还要挤出时间来兼顾学习。在前往上海的途中,他总是主动架起小桌板,争分夺秒地学习。 目前,鲍丽在帮助于之乐完善五种三周跳,并为3A跳跃做准备。她说:“这么多年坚持跨城学习,于之乐和他父亲都极有毅力,于之乐也很刻苦,在他这个年龄段,已称得上是佼佼者。” 主教练鲍丽正在指导可乐 图片来源:新华网 于之乐对花滑的坚持,绝不限于这冰面上的“双城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面上每一个翩若惊鸿的动作,都意味着他要经历无数次的摔倒磕碰。 明明还是13岁的孩子,于之乐的腿脚上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淤青,伤痛是家常便饭,骨折也有过经历。为了比赛,他甚至在划伤左腿的情况下选择无麻药缝针,吃止痛药上场。倔强的少年从未想过放弃。 正如他所说:“花样滑冰教会了我自信与勇气。” 梦想中的舞台 在冰场上,于之乐气质清冷、姿态轻灵、滑行优美,搭配上参赛时的服装,这让不少冰迷都猜出他的偶像是羽生结弦。 据于鹏飞透露,孩子在很早之前就崇拜着这位强力选手,甚至在卧室里放了一张真人同比例的大海报,每天看到时都给自己暗暗打气。 偶像是金牌选手的于之乐,当然也有着无比炽烈的梦想,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为了那个魂牵梦萦的世界舞台,他一步步地踏出了自己的路。 在冰场上格外耀眼的可乐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过去的一年里,于之乐收获满满。不仅拿下了“2021赛季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年组亚军”等诸多荣誉,还通过了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成为首个江苏籍的花样滑冰国家一级运动员。当前,他正在备战国内花滑最高级别赛事——全国花滑锦标赛。 即便年少,却从不是温室里的娇花,于之乐就像一棵挺拔向上的小白杨,茁壮成长为冰场上的动人风景。 当前,冬奥会带动起冰雪热潮,新区也在不断推进着冰雪运动。在这里,有为冰雪类国家队提供优质保障工作的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有可开展冰雪运动的青奥体育场馆,还有着许多和于之乐一样热爱冰雪运动的少年。这里正不断点燃冰雪热情,一起向未来。 热爱与梦想并进,少年人未来可期。 (文字素材来源|南京日报、新华网 视频|南京江北新区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