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闲置土地, 缓解土地资源紧缺? 如何落实耕地保护, 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针对这些问题,新区这里给出了答案! 下面,一起跟新眉儿去看看吧! 乡村振兴 把准农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为扎实推进粮食生产重要任务,做好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聚资源、抓技术、强示范”,以示范“一片一带”为抓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守护人民群众的“米袋子”,确保粮食生产提质稳产增效。 高度重视,靠前指挥 贵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2022年粮食生产、大豆扩种、土地撂荒整治专班,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走进田间地头察看春耕情况,详细了解各村当前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并分类排查摸清土地撂荒、幼龄果园、弃土场、低质低效经济林,逐块土地排查,形成明细台账。 同时,贵平镇实行了“田长制”,要求各村认真组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丶幼龄果树行间套种大豆,以撂荒地、弃土场整治为突破口,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创建示范带,打造示范区 群山环绕,蓝天碧水。3月28日,新眉儿走进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一片一带”示范区,一眼望去绿意盎然,豆苗玉米苗长势喜人,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贵平镇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创建“一片一带”示范区。 据悉,该镇通过创建“一片一带”示范区,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红星路南延线旁打造1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中心示范片,在各村打造1300亩镇级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了粮食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 同时,贵平镇成立了技术指导专班,推广玉米本土大方格(或肥团)、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化控、大豆化控粮食生产新技术,在备耕、播种、施肥、除草、防虫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了每亩田增收大豆120公斤的目标。 下一步,贵平镇将继续引导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发展,促进全镇粮食生产全面进步。 乡村振兴 一片一带 推广间种技术,桃园助力增产 贵平镇大力推广幼龄果树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大豆植物矮小、不影响果树生长、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的特点,积极推广幼龄果树行间间种大豆。 根据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钟约奎介绍,幼龄果园一般行距较宽,挂果前期树冠较小,空间大,为了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和光温资源,满足脆桃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要求。 该模式不仅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促进生产,保持水土,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病虫害发生,还让当地农民多收一茬大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效、粮食增收。目前,已逐渐成为深受当地果农幼龄果园主喜爱的栽培模式之一。 乡村振兴 现场培训 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效益 近日来,贵平镇以推进撂荒地复垦为抓手,组织各村(社区)对撂荒地进行全面摸底,准确统计标识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撂荒原因等信息,并积极利用春节期间,大力宣传土地政策、地力保护等政策,动员农民开荒复垦。 同时,贵平镇实行“田长制”,明确镇干部包保地块,进一步落实动员、复垦、种植全过程监管责任,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率,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 撂荒复垦 贵平镇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增加粮食生产、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盘活撂荒地500亩,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模式,各村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外在形象和经济实力得到双提升,实现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这一切,都是新区多举措推动粮食增产的一个缩影!今年,省上确定要推广310万亩大豆种植任务,向眉山下达了30万亩任务,落实到新区,则要完成示范推广4.6万亩任务。目前,在新区各镇(街道),均有至少1000亩面积的大豆高产核心示范片正在加速铺开,全力助推我市实现稳粮增豆目标。 据悉,“十四五”期间,新区将继续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耕地“非粮化”也得到了有效管控,力争2022年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6.845万亩和14.27万吨以上! 目前,新区已经新建设1万亩粮食产业园1个,规模化生产面积占比达到25%以上,预计2024年将完成市级粮食农业园区创建。 撰稿/编辑:陈翔 视频/图片:陈世涛 责编:林佳豪 来源:贵平镇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