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复制推广第一批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典型经验的通知》,南京江北新区构建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平台、“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区块链赋能小区自治管理等3项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典型经验成功入选,获全省复制推广。 “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 江北新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体要求,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在实践工作中,通过搭建“生态眼”智慧化平台,综合运用卫星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流域多图层全景展现等创新技术,为保护长江生态提供平台支撑。 南京江北新区生态环境 目前,“生态眼”项目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利用‘生态眼’,发现新区绿水湾水质异常的情况,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区域水质,除此之外,我们还监测到一些违规大棚种植与非法捕捞行为,也都第一时间发出了督促整改的指令。” “生态眼”智慧化平台犹如长江生态保护的“决策大脑”,通过综合智慧管控和决策辅助体系的配合,实现长江经济带南京段生态环境立体多源实时动态感知。 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平台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难题。新区创新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及产业互联网思维,构建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平台,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企业发展。 “我们通过构建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平台,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目前已实现了基于供应链业务的授信与融资等金融行为,用高信用度的核心企业资质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负责人介绍。 供应链金融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小企业的“信用分发”和“信用流转”,中小企业资金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信息孤岛”问题的基础上,将普惠金融的可能性无限放大,对促进新区产融结合、改善新区营商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赋能小区自治管理 为了让城市治理更有民生“温度”与智慧“底色”,新区紧盯基层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和居民关注的焦点。从打造“小区治理+智慧社区”示范点到实现“链”上生活,新区积极探索区块链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只为提升群众在生活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新区将区块链赋能于小区自治的各个管理环节中,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公共事项表决,确保表决信息公开可信,不被篡改;通过运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保证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通过区块链特有的加密和数据共享特点,实现了居民多场景的身份认证和管理……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切实地便利了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新区使用的“链通万家”平台已覆盖七个街道共计313个小区,累计通过平台召开100多次业主大会,覆盖用户超过40万,平均注册率/使用率达75%,并打造了多个全国首例。 科技赋能疫情防控 在最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链通万家”平台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苏康码引入防疫管理,并通过房源绑定确认居民身份,将个人健康状况与小区管理信息互通,无缝对接人脸识别系统。 来源| 南京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谢静 责编| 曹春燕 责校| 唐肖春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