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一艘货轮慢慢停在了两江新区果园港的码头。系好缆绳后,船员张勇等人就首先忙着收拾船上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谢力/摄) 在长江上行船10多年,张勇逐渐养成了这种新习惯。“从前,船上的污水和垃圾都是随手处理,对长江的污染不小。”张勇说,长江大保护开始后,沿途各个城市和港口都非常注意长江环保,特别是果园港港口打造的“绿色港口”,船员们已树立了保护一江清水的意识。 张勇提到的“绿色港口”,是果园港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一项重大生态环保项目,企业自行投入约450万元用于港口区域的长江水质保护。 重庆市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会议提出,扎实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果园港及其所在的两江新区,一直都是长江大保护的排头兵。近年来,港务物流集团已经累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果园港环保设施设备建设,推动港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2017年开始,果园港陆续建设了6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装置,供靠泊作业船只抽取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杜绝污水污染江水,并修建2个油水分离器装置和船上垃圾处理设备。 2019年,果园港率先完成了码头岸电改造,避免船舶在靠泊期间使用发电机,以减少燃油的使用,降低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 果园港完成码头岸电改造。(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供图) 此外,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还加快发展绿色航运,2020年6月,所属港盛船务公司的港盛1005轮,成为首艘通过三峡船闸的LNG/柴油双燃料船舶,标志着使用LNG清洁燃料船舶可实现长江全流域航行,为长江绿色航运发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大幅提升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护航。 以2020年上线的集装箱无纸化平台为例,其上线后,繁复的纸质单证也将被电子单证替代,系统整体实现单证电子化、道闸无人化,全程无需人工交接。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孙晓驰介绍,集装箱无纸化平台不仅能提升港口的工作效率,还能大幅减少纸质单证的使用,进一步守护长江岸线“绿色走廊”。 通过规划建设无人化、智慧化的集装箱码头,果园港还在设计新型的智能绿色集疏运系统,减少传统的公路集疏运产生的环境污染。 生态与产业完美结合,一场以绿色物流、绿色港口、绿色交通为曲谱的“绿色进行曲”正在果园港缓缓奏响。 (记者 谢力)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