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的改革,开创性的进发。5月28日,长春新区党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再次把改革作为战胜挑战、积蓄优势、赢得未来的“制胜关键”。2022年推出36项改革任务抓住窗口期、锚定高质量、跑出加速度,在综合经济管理、民生与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管理、党建与法治等领域改革创新,确保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继续走在省市前列。以改革促创新、强动力、增活力,长春新区将在高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踔厉奋发,行稳致远,闯出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谋划改革更主动、推动改革更精准、落实改革更有力。在综合经济、营商环境领域,长春新区不断以改革实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启动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推进长春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核心区;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建设;推进“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改革;构建综合型社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社区金融服务网点;推进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汽车销售创新发展联盟;建立经济运行“赛马”机制;开展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招商地图编制研究等,以改革的谋篇布局,彰显了改革发力点。改革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推进长春新区“诚信新区深化年”建设;开展省级“工改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子系统”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全省使用“一套图纸”系统;推动建立“四联动”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家门口”办事;深入开展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等,以首创独创性改革举措推动服务更快速、更便捷、更精准。 在民生与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实践进行先行探索、局部突破。优化社会事务管理体系,理顺新区与各开发区、街(乡)职责权限,进一步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新区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力争成为全市的示范基地;实施名优、骨干教师引进计划,整体提升新区教育品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探索构建智慧乡村发展新模式等。通过找到改革最优路径,推动改善民生任务落准落细落实。 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改革保持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推进长春新区城市管理执法机构改革;建成新区数字化应急管理“一点通”,形成应急管理大数据库;开展社区规划师改革,制定社区规划师方案,通过规划师参与社区空间改造,优化社区公共空间,提升城市风貌;修订长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管“提前介入服务”改革,压缩建设周期;开展消防“起跑前”服务改革,消防设计审查或验收提前服务,压缩审批过程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等。改革聚焦解决难题,更好满足企业群众需求。 在党建与法治领域,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工作协同推进机制。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抓手,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推进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完成新区、各开发区工作部门职能配置;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实施绩效及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新区绩效考核及分配工作方案;推进研究型审计制度化、常态化改革,健全研究型审计相关机制等。随着考评等工作机制的不断健全,新区改革步伐将越来越稳健,推进越来越有力。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面对改革任务,新区上下打破思维束缚、部门界限,上下一体、横纵联动、高效协同,形成合力共推的整体格局,奏响改革突破的交响乐章。对于重点性的改革举措,新区围绕“明职责、优流程、提效率”目标,拿出改革的流程图和事项清单。加强改革督查,确保改革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单位担当作为,配合部门密切协作,提升改革整体效能,增强各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长春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春人才创新港、临空经济示范区、智慧法务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新基层治理、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打造数字政府等重点工作任务,按时序进度高质量完成。确保新区改革工作与时俱进,走在前列,为省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更好地在省市振兴发展率先突破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挺进深水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开路破局,长春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对新的发展格局,新的发展诉求,长春新区将以改革工作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稳步迈向下一个新征程。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