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碧江区河西街道时代商汇小区内,市民孙建中正在晨练,他说:“环境变好了,广场上也配备了健身器材,生活品质也提升。” 过去,由于小区绿化缺失,公共设施不全,环境卫生不好,小区周边商铺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但自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来,该小区公共秩序、环境卫生极大改善的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公共设施。市民孙建中说:“设施配套、环境好、生活更舒心!”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碧江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 同时,碧江围绕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对锦江河实施景观改造。排涝、治污、打造亲水景观,“通、清、靓”同步推进,实现了景城互补、城河相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养生胜地。 昔日破旧的老城,已变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新城。当前该区已建成锦江生态绿色栈道、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等20多个公园,有力彰显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城市魅力。 同一时刻,碧江高新区百丽鞋业生产车间,千名工人熟练地裁料、打孔、贴合,一片繁忙火热的生产景象。“园区企业多,就业选择多,挣钱门路也多。”正在赶制鞋面的工人杨胜竹说。 家住碧江灯塔街道矮屯社区的杨胜竹,过去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近几年碧江区推进新区扩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城深度融合,杨胜竹从农民变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年收入有四五万元。 强城市首先要强产业。曾经工业是碧江的短板,规模工业却仍是空白,工业产值仅62万元。近年来,碧江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步伐,引进百丽、农夫山泉等200多家企业落户。 该区将发展经济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将产业振兴作为城镇化的火车头,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 同时,碧江推动“空港新城、高铁新城、产业新城”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并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改造提升和培育发展一批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地摊示范点,加快推进新华都、麒龙国际夜经济一条街建设。 此外,碧江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让“桃源铜仁、水韵碧江”不断聚集人气、商气、财气,打造投资兴业沃土,绿色发展高地。 站在新起点,碧江坚持“老城提质、新区扩容”双轮驱动,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城镇经济、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高水平的城镇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正逐渐在武陵山区绽放光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煜妤 编辑 江佳佳 二审 陈刚 三审 朱邪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