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实现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海亮速度”和“新区速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紧盯国家战略定位和机遇,充分发挥区位、环境、资源、政策等优势,坚持集群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产业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保持高速增长,4微米超薄铜箔、高导新材料、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投产见效,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投资89亿元、规划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是海亮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进军新能源行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海亮智造成为“全球有色产业生态引领者”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项目位于兰州新区中川园区,拟分三期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15万吨/年的高性能铜箔生产能力,其中锂电铜箔12万吨/年,标准铜箔3万吨/年。 自2021年12月16日项目开工,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仅用一个月完成一期项目全部桩基工程,不到半年实现八台套机组的首条生产线投产出箔目标,相比行业同类项目从开工到试生产建设周期一般需18个月,整整缩短了12个月。 “项目从落地到开工的高质量快速建设,得益于兰州新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优越营商环境。今天,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离不开新区各方面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也正因如此,我们海亮铜箔项目才能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出箔,和新区一起创造新速度”。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甘肃海亮将完成一期1.25万吨/年的产能建设,第四季度完成累计2.5万吨/年产能建设。期间将同步做好产能利用率提升与市场营销工作,稳步进入量产出货阶段。 据介绍,海亮股份是世界500强海亮集团有色材料智造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全球铜加工领域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引进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设备,打造贯穿产能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体系,形成“行业领先,海亮标杆”的数字化水平。项目全面投产后,实现产值超180亿元,预计税收超10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助推我省做强做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兰州新区落实“四强行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能。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