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以“河北邯郸冀南新区:小麦秸秆变身增收‘宝贝疙瘩’”为题,对冀南新区进行报道。 近日,在河北邯郸市冀南新区林坛镇杨洼村,一片刚刚收割完毕的麦田里,秸秆回收作业正在进行。一台台小麦秸秆打捆机张开“大嘴”将一簇簇小麦秸秆吸进“腹中”,旋转、除尘、压实、打捆……“吃饱”后,一捆捆瓷实的秸秆被“吐”了出来。 “以往小麦收割后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不能随意乱堆,更不能焚烧,全部粉碎还田还影响下茬农作物种植。现在好了,麦收后方包机直接把秸秆清理干净打包回收利用,既省时省心又保护了环境!”小麦种植户杨存俊说,打成草捆的小麦秸秆可以卖给养殖场,做饲料辅料养牛;也可以卖给造纸厂,作为生产纸浆的原料,还能作为生物质能源用来发电等等。 “现在,把秸秆都收上来,不光能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还能减少病虫害和地里的草籽。下一季种玉米时,管理能省不少事儿,而且还能增加不少收入。”杨洼村支部书记杨从吉说。 据介绍,冀南新区近年来持续做好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利用工作,在小麦收割后,回收机械会及时跟上处理,对小麦秸秆进行打包离田,确保田间无秸秆残留。同时,冀南新区加大秸秆回收利用技术推广培训力度,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搭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