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积极推进“幸福家园”城市党建品牌建设,以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为重点,着力构建网格支撑、服务供给、民主协商等一体协同的家园共治体系,让群众在社区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红色网格 提升群众获得感 基层网格,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万家冷暖。黄渤海新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一格三员”,即每个社区基层网格至少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1名专职网格员、1名物业管理员,建立每日一巡查、每月一更新、每季度一走访“三个一”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一张网”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推动一套网格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承诺制,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公开承诺至少10件为民服务项目,公示服务内容、责任主体、完成时间,并由街道党委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服务项目评选。 服务升级 让幸福摸得着 “我下班后赶到社区便民大厅时,工作人员还在等我,通过综合窗口办事方便又快捷……”晨光社区张女士高兴地说。今年以来,福莱山街道晨光社区党总支创新推出“社区百姓秘书”、延时服务制、周末服务制等多项便民服务制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家门口的服务”。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全面推广社区全科服务,将社区党政、民政、卫生等各类窗口设置为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实行上门服务、上云服务,不断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综合考虑场所面积、位置等因素,在广场景区、商圈市场、专业园区等场所,黄渤海通过整合各类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社区配套用房、企业经营场所等方式,结合实际打造一批面积较大的‘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较小的‘片区型’服务驿站或‘1㎡’迷你服务角,为全区户外工作者全面开放、全时开放,推动‘党建温暖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有呼必应 即时感知即刻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系统,黄渤海做实‘下呼上应’联动平台,完善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打通问题从反映到解决的全链条闭环通道,做到即时感知、即刻解决。 以“民呼必应”赢得“一呼百应”。为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黄渤海新区结合“双报到、双认领”工作,健全“部门包社区、处室联网格、党员进楼栋”包帮机制,通过认领实事、结对帮扶、设岗定责等,每年认领实施至少5个服务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难题。同时,“双报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服务机制,整合多个部门职能和党员特长,组建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特色服务团队,合力办好民生服务实事。(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报道)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