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理工龄认定比以前方便多了!之前需要跑好几个窗口,交很多材料,现在只要带着身份证,到一个窗口,工作人员很快就帮我办理好了,点赞!”日前,市民山永才到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工龄认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来到“一窗通办”综合办理窗口,不到5分钟就办结了该项业务。 高频民生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从今年5月1日起,区人社局在严格授权管理下,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窗口办事人员素质为基础,打破原有窗口业务的分类限制,增加窗口办事人员业务权限,在部分业务办理窗口推行“一个办理窗口处理全部业务”的服务模式,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对企业和办事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的服务承诺。该服务模式运行4个月以来,已大幅减少群众排队所需时间,办事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据了解,区人社局“一窗通办”共涉及47项主项业务,128项子项业务,涵盖审定领取登记失业金、存取查询档案等高频民生事项。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楼,20个人社业务服务窗口中的13个已经更名为“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群众来大厅办理业务,选择任何一个综合窗口就可以实现业务办理。 “增加综合服务窗口,提升窗口人员综合素质的改革效果明显,高峰时段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大幅缩减。据初步统计,像档案查询这样的业务办理时间,已经从以前的2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5分钟左右。”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王昭告诉记者。 减证便民,精简材料,压缩流程 结合“一窗通办”,区人社局通过全面取消无设定依据的经办服务事项,取消部分繁杂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当场办结、限时办结等服务模式,实现减证便民。以办理就业登记为例,在以前,企业和办事人员需要先办理企业登记、人员登记、社保等,涉及就业、社保两个部门。(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通过改革,办事人员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就可以办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新增备案、社保新增登记等全部业务。“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信息材料内部流转,我们在后台对群众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处理。申报补贴、个人退休、工伤认定等业务需要一些审核时间,通过电话告知群众所需提交材料信息,让群众少跑路,部门之间多协同,数据和信息多跑腿。”区人社局公共(人才)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史灏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将劳动就业、企业服务、工伤养老、人才落户等业务全部纳入‘一窗通办’受理范围,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来源:滨城时报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