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7日讯(见习记者 王塞塞)9月6日,记者从“奋进新宿迁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洋河新区专场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洋河新区大力推行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改革创新举措,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瞄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需要进多扇门、跑多次路、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洋河新区将分布在民政、医疗、教育、住建、残联、妇联等16个部门、39项救助政策汇集成一张清单。困难群众只需要走进帮扶救助“一件事”服务窗口,即可了解所有救助政策;只需提交“一证一书一表”,即可申请多项适用救助政策;让帮扶救助从“政出多门”变为“政出一门”,最短11个工作日即可为群众办理好,简化优化了救助程序,提高了办理落实速度。让帮扶更及时、更高效,让困难群众获得救助不等待、不烦心。 充分利用“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等手段和资源,洋河新区建立了上下贯通、部门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建成民政、医保、残联、金融机构等部门大数据库,定期比对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依托村(居)干部或网格员上门走访,帮助群众办理或代办理救助手续,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消除了救助覆盖盲区。 此外,洋河新区还建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凡申请救助必须经核对中心比对家庭财产等重要信息,并同步推送多个部门作为线上审批依据,将跨部门办、跨区域办的救助事项整合成一网审批,有效实现了精准救助,也提高了社会救助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洋河新区实施分类化、差异化救助,在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帮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例如,率先出台低收入人口代缴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为792名大病人口筑牢五重医疗健康屏障;探索建立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满足困难群体服务照料、心理疏导、综合素质培养等个性化需求,让困难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倡导出台创新性专项救助政策,特别是在解放劳动力、提高就业技能、拓展创业发展路径方面的专项政策,将帮扶救助的思路从稳兜底提升到能致富层面。 据悉,洋河新区通过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受益群众达到1918户、7043人,真正解决好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生活的“底气”。 校对 王菲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