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时光流转,湘江奔涌不息,时代浪潮浩荡,发展阔步向前。 漫步湘江新区,放眼望去,处处皆是风景。文脉绵延至今的岳麓山,艺术气息浓郁的梅溪湖,重焕生机活力的大王山,热火朝天建设的产业园……一抹抹怡人的“生态绿”、清新的“文艺白”、醉人的“产业金”,将人文、生态、产业、科技交织,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多彩画卷。 以生态绘底,以产业为核,近年来,湘江新区以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力城市品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从“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套房”,到河西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如今的湘江西岸早已不是当初模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区以基建赋能城市发展,助力长沙城市格局实现从沿五一路时代向沿湘江发展的时代跨越。 城市发展,道路为先。岳宁大道、长望路西延线建成通车,麓景路南延线、黄桥大道实现拉通,大王山通用机场、高铁长沙西站、大王山旅游专线、地铁等综合交通设施正加快布局和建设……近年来,新区路网建设全面提速,新建城市道路90多条,形成了快速路、快捷路、主干路三级骨干路网结构,新区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地下管廊,城市动脉。近年来,新区不断加强综合管廊、给排水等城市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建雷锋水质净化厂、南园路污水处理工程、洋湖再生水厂(二期)等系列工程,提标改造洋湖再生水厂(一期),梅溪湖片区和洋湖片区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大手笔投资电网设施建设,有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重点片区供电用电;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15 分钟生活圈”助力居民实现美好生活;大力度集中投入教育配套,新区成为全省优质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不断改善。据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新区从基础抓起、以项目带动,坚持高水平规划、高速度推进、高品质建设、高效益运营,共谋划道路交通、市政配套、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品质提升等类型的政府投资项目680多个,累计完成政府项目建设投资1100多亿元。新区城市格局不断放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区突出“绿色发展”,全力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一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城呼之欲出。 曾几何时,龙王港流域的黑臭水体饱受诟病。2017年,新区从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治水理念出发,开展截污补水治理、执法监督维护等系列行动,不仅黑臭水体成功“摘帽”,干流水质达标率也从50%提升为100%,整体水质优于IV类。 曾几何时,洋湖还是一个常年水患之地。缘于对水环境的珍视、保护和利用,新区将洋湖的治理作为“两型”社会建设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退田还湖、异地搬迁、疏通水道、拉通水系、生态整治,全面恢复洋湖的湿地功能和本来面貌。一个曾经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沼泽地”,蝶变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曾几何时,大王山还是“伤痕累累”的老工业基地。2008年以来,新区坚持大手笔投入,以铁腕决心,边开展治污工程,边迈向“退二进三”的绿色之路。如今,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蔚然成型——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巴溪洲水上乐园扎堆落户于此,湖南省首个世界级特大旅游综合体拔地而起。 抓实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让环境更优美、让生活更舒心。当前,新区正在打造一批富有乡村气息、文化特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村庄,引导形成精致精美、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其中,莲花镇桐木村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蓝天与碧水相映成画,生态与艺术和谐共生,城市与公园有机融合。近年来,新区通过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强对山体、湖体、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共铺排造绿复绿建设项目123个,投资67.8亿元,新增城区绿地851.7公顷,新区森林覆盖率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年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梅溪湖国际新城获批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并问鼎联合国“全国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洋湖湿地公园和梅溪湖成功获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产因城而聚,城因产而兴。 近年来,新区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使得产业、城市与人之间形成互相促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 湘江西岸,湖南金融中心持续演绎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雄厚力量。其中,湘江基金小镇(含麓谷基金广场)共引进机构879家,注册认缴总规模2910亿元,入驻机构投资全国项目1944个、投资金额超1166亿元,成为湖南最大的基金聚集区。 梅溪湖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新城,打造金茂双子塔等亿元税收楼宇,布局爱尔医疗健康城等项目,一座健康医疗之城正在形成。 依托长沙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洋湖片区打造一座生态新城,引进德国卓伯根中国区总部、龙湖天街、宜家等大型项目,打造了河西片区总部经济区。 目前,新区重点聚焦滨江金融片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片区、大王山片区、高铁西城片区、市府片区(观沙岭与新湘雅城市更新)、湘江融城科技片区、金洲新城片区、大泽湖片区、九华兴隆湖及高铁北片区、湘阴金龙片区等十大重点片区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品质,打造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建设与产城融合样板示范片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也少不了适时适度的提质改造。观沙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留、改、拆、补、建”的更新手法,完善城市配套、优化交通循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不搞大拆大建、完善基础配套、恢复历史风貌,白沙液街两厢有机棚改项目实行点状拆迁、全面整治、整体提质,留住了城市记忆;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与公益基金会合作,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焕然一新的同时,做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底蕴、人文特色的有机统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正在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新区的各个角落。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的建设,通勤可乘坐智能驾驶出租车或享有交通信号灯优先功能的定制公交,下车后有无人驾驶巴士接驳,传送文件、拿取快递外卖都有迷你无人车送货上门,园区里无人智能环卫车自动驾驶清扫道路,智慧公园里自动灌溉植被,智慧跑道可监测空气质量……这样的智慧生活正在逐步走进现实。 全力建设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如今,湘江新区正朝着“一流品质新区”的目标坚实迈进,并通过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区域环境空间品质、提高居民生活整体水平等担当作为,不断释放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温度。 ◎来源:指尖岳麓 ◎编辑:吴戍疆 ◎校审:潘振兴 赵英杰 徐放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