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5日讯 4日晚上8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3天的3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平安落地。 东风着陆场。图片由东风公司提供 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总面积约13000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基本涵盖了戈壁、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草湖等各种着陆地形。 这是航天员首次在冬季夜间着陆东风着陆场。航天员返回时的寒冷天气和暗夜环境给这次搜救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对所有野外工作设备都进行了抗低温防护,车辆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通信设备配足了备用电池、着陆现场临时搭建场所均按8小时供暖配齐电力保障设施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说,针对低温环境,着陆场对物资器材进行了充分准备。 据卞韩城介绍,东风着陆场基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优选天基、空基、地基弹道测量数据送往搜救直升机,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运用共口径、长焦距、柱型直升机光电吊舱和具有微光、红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学设备,有效提升夜间搜索发现返回舱的能力。 面对极寒条件,东风着陆场按照以最温暖的方式救援航天员的思路,对医监医保车进行维护,在极寒条件下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让航天员在着陆现场就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 (长江日报记者雷心蕊 涂静 通讯员张玲) 【编辑:肖翩】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