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兰州新区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多措并举切实抓好生产经营,进一步推动经济回稳向上。图为兰州瑞朴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测设备运行情况。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百姓生活医疗有保障、街头巷角再现“烟火气”……近期兰州新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加速复工复产。 连日来,兰州新区不断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回稳向上。 12月11日上午,随着现场施工机械鸣笛启动,兰州新区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帷幕。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立足新区,辐射兰州、白银及河西地区的规模性专业市场,对兰州新区推进向西开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在兰州宏彬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设备的安装,预计12月中下旬,一期年产5万吨石墨化项目即将投入试生产。 抢工期、保进度,兰州新区不断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双明媚表示,新区推出上门服务等方式,定期向企业收集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原料和产品运输等涉企困难问题,列出清单,快速开展协调服务,有效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与此同时,快递物流加速“跑”,记者来到位于兰州新区的中国邮政兰州中川邮件处理中心了解到,12月以来,该中心加大保通保畅保供力度,日均处理邮件50万件,助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花卉产业基地,工人正在智能温室采摘玫瑰花。据了解,每天近十万枝鲜切花从这里发出。 记者了解到,兰州新区各家企业均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以赴复工复产,加快建设和生产节奏。一条条忙碌的生产线,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折射出兰州新区生机盎然的发展活力。同时,针对入冬以来持续低温寒潮天气,兰州新区早安排、早部署,全力抓好冬春季设施蔬菜生产,提升稳产保供能力,守好百姓的“菜篮子”。落实田间管理和低温防范应对措施,推广绿色防控、肥药双减技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均衡上市。 截至11月底,兰州新区设施蔬菜面积在田83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食用菌、番茄、番瓜、叶菜等,日产各类蔬菜20吨左右。 随着政策调整,兰州新区科学精准推动国家“新十条”防控措施和省上20条优化措施落细落实,全力作好群众医疗服务保障。目前,随着各类防疫药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兰州新区充分发挥自身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优势,积极引导支持医药企业优化供应链系统、调整产能配置、加大生产力度,确保市场供应。 兰州佛慈制药有27个品种纳入我省防疫和治疗感冒类储备药品库,近期销售订单量同比增长2.3亿元。“截至目前投放市场的岐黄避瘟汤160万袋、宣肺化浊汤260万瓶,所有生产线全部放到了感冒药的生产上,而且我们干部职工全部深入到一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爱国介绍。 同样,在兰州新区医药产业园的和盛堂制药公司也在加紧生产,保证重点药品供应。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轩辕亮表示,我们全力以赴组织生产,主要是呼吸系统类的一些药物,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与去年同期相比,产能基本上增加了30%。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