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萍)记者从2月8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我省强科技行动起步有力,全省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型甘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较2017年,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指数提高4.29个百分点,达到54.92%,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第二梯队。 回顾过去五年,我省强化战略科技平台建设,新建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11家。稳步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统筹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成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组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多学科方向和产业技术领域的创新基地体系。我省2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重离子物理、化学、大气、草业、冰川冻土、文物保护等领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核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寒旱农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工程化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同时,镍钴冶金、铜铅锌冶炼、贵金属提炼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锌铝镁产品实现我国在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 五年来,我省通过改革科技体制机制、优化科技人才计划体系,营造了有利于人才“稳育引用”的良好发展环境。当前,全省研发人员达到5.5万人,较2017年增长34.4%,现有在甘两院院士17人、“长江学者”34人、杰青59人、省级科技拔尖人才69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471人。同时,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经费近80亿元,财政科技支出增长83.5%,年均增速12.9%。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75%,科技创新有力助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