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健全在职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到社区报到长效机制,构建“六个一”工作体系,推动16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4935名在职党员深度融入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激活“双报到”红色细胞,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搭建一个服务平台 规范报到流程,搭建双向奔赴连心桥。利用“诉速办”民生服务平台,细化本人申请、社区审核、实地报到、项目认领流程,通过召开座谈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组织报到人员与社区两委双向沟通交流,根据报到人员自身优势,主动认领教育医疗、邻里助老、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社区服务岗位,现场签订服务项目认领书,推动报到人员与社区深度融合,实现“1+1##_FORMAT_GT_##2”的叠加效应。 用好一批“初心驿站” 强化服务载体,筑牢为民服务主阵地。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党员轮岗”的“四有”标准,规范化建立一批“初心驿站”,将党组织服务阵地延伸到社区小区,营造“夏有清凉、冬有温暖”的爱心环境,将服务“送到家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脚路”。 打造一支志愿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红色尖兵”志愿品牌。将报到人员纳入社区“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带头开展政策宣传、社会治理、纠纷调解、文明践行等志愿服务活动,身着“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马甲,实现“红小二”为民服务的最大效能。 开展一系列特色服务活动 以“提供精准服务+共建共治共享”为特色,积极整合报到人员优势资源,构建完善“五微联动”服务原则,打造“党员帮办 初心必达”服务品牌和居民心愿卡收集活动,开展公益义诊、代办跑腿、家电维修等特色服务,让服务更精准、更规范、更持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创新格局。 创新一种服务模式 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全天候,便民不打烊”。线下打造工作日“晚间60分”品牌,完善“周六议事厅”例会制度,科学调配人员力量,安排报到人员在“初心驿站”进行轮岗轮值,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线上通过“情满长江”“诉速办”平台听取民生需求,24小时在线答复。 用活一套考评制度 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在职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的实施细则》,依据《“双报到”服务项目清单》,由社区党组织为每一位报到人员建立“初心必达积分卡”,对报到人员认领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参与轮岗轮值情况、开展志愿服务情况等进行动态积分登记,对表现优秀、积分较高的个人,在街道“最美长江人”等评选活动中优先推荐,实现积分管理、监督反馈、结果运用的闭环管理机制。 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继续在“双报到”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双报到”成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社区治理、密切干群关系的长效机制,规范和优化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让“双报到”活动成为释放基层治理潜能的“加速器”。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蔡继钗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