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湖南省智赋万企 “灯塔工厂”培育研讨会 在湖南湘江新区召开 包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等新区企业在内的近百家企业 共思、共商、共谋 “灯塔工厂”打造之道 何为“灯塔工厂”呢? “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联合遴选出的“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全球化示范标杆,素有智能制造“奥斯卡”之称,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入选其中需要集成至少5个世界级领先水平的技术应用,并在生产效率、运营敏捷度、生态可持续等企业经营指标上实现重大提升。 换言之 “灯塔工厂” 是照亮制造行业前进道路 最亮的一束光 数字化转型 则是 打开“灯塔工厂”之门的金钥匙 那么湖南湘江新区工业智造 离“灯塔工厂”距离几何? 又将狂飙向何处? 势如破竹制造业展新颜
坐上挖掘机5G远程操控体验的开放式座椅,在眼前的平板电脑上随意设置了施工路径后,就可以通过正前方的监控显示屏看见挖掘机设备运作起来。您一定很难想象,这个开放式座椅正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展厅,而监控所显示的却是11260公里开外的位于中国长沙的挖掘机设备。中联重科正是以此创造了全球应用5G技术最远距离操控工程机械设备的纪录,但这仅仅是湖南湘江新区企业中联重科在智能制造应用中的缩影。 ▲ 中联重科大型柔性智能备料车间令人眼前一亮。通讯员 供图 近年来,中联重科持续研发,5G技术不仅被运用在挖掘机、塔机、泵车、起重机等设备上,还运用在产线上、车间里,以及智能工厂中。“通过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流程的深度融合,可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7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0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中联智慧产业城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依托150项行业领先技术,我们可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这使我们在‘灯塔工厂’逐梦路上又多了一份底气。” ▲ 星邦智能数字化工厂建立企业体系内多车间、多生产线、多工艺,多车型、多工位灵活参数化定义的MOM系统(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现计划-排产-物流-生产执行-质量检验-入库-服务全流程管理。企业供图 在以国际一流“灯塔工厂”标准打造的星邦国际智造城内,一条条装配线整齐排列,AGV小车在既定的路线上往来穿梭,身形庞大的工业机器人举重若轻,不停舞动机械手臂,组装精密工件……在这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的背后,正是屏幕前指挥若定的星邦智能项目总工程师何明红。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车间里中控室的大屏,并不断将产品电子参数数据输入系统并实时上传云端。在何明红的手指舞动下,一台台智能化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从数字化装配生产线上“诞生”。 “我们在迈向全球‘灯塔工厂’的征程中,加快车间数字化赋能。去年星邦智能投资60亿元建设国际智造城项目,已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数字智能上下料车间,形成了年产1万台智能高空作业平台、产值超过30亿元的大型智能装备数字化生产基地,力争5年内建成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信心十足。
截至目前为止,中联重科已经启动了“灯塔工厂”的建设与申报工作,中兴智能也有了“灯塔工厂”的建设与申报计划,越来越多的新区企业正在朝着建设“灯塔工厂”的目标努力前行,筑梦未来。 ▲ 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软件对其毫米波雷达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控制,整条生产线仅需一名技术人员操控。岑军 摄 “‘灯塔工厂’对企业有着苛刻的要求,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精益制造、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有突出表现”,出席此次培训会的嘉宾介绍道,“继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后,世界正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3D打印、5G等。这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时代,其核心是智能制造与万物互联,而‘灯塔工厂’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践行者。” 对此,新区在帮助优化传统行业生产、引导转变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积极带动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智能工厂集成实施等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 北云科技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朱莉 摄 此次“灯塔工厂”培训会,与会企业涵盖了机器视觉、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多个湖南湘江新区的重点领域,“感谢新区为我们区内的企业组织这场培训研讨会,通过本次会议,我们明白对制造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实现灯塔的过程,通过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应用,解决我们行业的关键痛点。为此我们会不断地努力,希望越来越多的灯塔工厂出现在新区大地和湖南大地。”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代表,睿图智能相关负责人也颇有感触:“工业AI和智能化发展在灯塔工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被嘉宾们强调。作为一家机器视觉企业,我们已经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大量视觉产品。未来公司产品将融入到垂直领域更多个场景,在智能制造和柔性化生产上实现更好地贯穿,在湖南从‘制造’发展到‘智造’过程中发挥更多力量。”
播种,希望就在;耕耘,收获满满。 在新区这片发展沃土上,传统制造业和新兴智能装备制造业两驾“马车”并驾齐驱,走上智能制造升级的“专车道”“快车道”,形成“湖南现象”“长沙速度”。 一叶知秋。新区有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占地面积2500亩的“格力城”,自动化率达到62%;有安克创新研发的5G+VR产品质检系统,使产品缺陷检出率达到98%以上、缺陷分类率超过90%;有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中药丸剂智能制造车间,能以每分钟约300瓶的速度自动装瓶、贴标签之后排队称重,超重的丸剂瓶会立即被电脑鉴别,然后自动剔除出生产线,整条生产线的国产化率达90%;也有三诺生物的5G+智能工程建设项目,能使企业物流智能化效率提升150%…… ▲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检测仪器及自动化无人化系统的研发。朱莉 摄 2022年,湖南湘江新区数字经济总量达2200亿元,占全市总量53.6%。同时,湖南湘江新区拥有全省唯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了中联重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6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级5G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数量19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新区各行各业渗透赋能。 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作为国家级产业集群—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的核心承载区、全国第二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以及湖南省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基地,已经出台了《关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政策,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获批的国家级智能制造企业一次性支持金额高达100万元。 ▲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自动化机器手臂在上下飞舞。朱莉 摄 “我们新区有很好的培育‘灯塔工厂’的土壤,下阶段将摸底新区范围内有意向建设‘灯塔工厂’的企业,为企业开展‘灯塔工厂’申请、先进工厂学习、咨询对接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沉舟侧畔千帆过,制造业的革命呼啸而来。积极应对这场革命,具有“敢为人先”基因的湖南湘江新区将积极培育灯塔工厂,勇立潮头风口。 ◎供稿:朱莉 实习生 邓乐 通讯员 夏虎 ◎编辑:周柯宇 ◎校审:李波 罗瑶 袁路华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