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2023年浦东新区“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在浦东图书馆启动。本次活动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为主题,旨在围绕浦东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勇当“王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的奋斗目标,用档案讲好新时代浦东故事,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有力推动档案事业与浦东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同进步、共繁荣。 作为主打项目,“锦绣浦东 梦想之城”——“人民城市人民建”浦东实践之路档案展当日在浦图一楼揭幕,展期一个月。展览分为“展卷、汇聚、盛世、乐居、引领”五个板块,涵盖图文、实物、音视频等多种展陈形式,约80%内容为首次展出。其中,包括展示城市智慧治理、“打造大国重器”、“引领区一周年成绩单”、东岸生态环境展新颜等“非凡十年”浦东发展成就的档案资料。通过展览,市民可直观感受浦东开发开放三十余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跨越式发展,触摸到浦东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科技创新新高地的奋进足迹。 而在展览旁的浦图一楼公共区域,档案法普法宣传活动也掀起热潮。清新可爱、个性鲜明的浦东档案专属卡通形象“浦小档”与市民见面。《跟着“浦小档”学档案法》漫画手册,《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浦东历史上的今天》《浦东党史档案集萃》等一批近年档案编研成果以及首次推出的档案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读者驻足观看和咨询,现场发放的法宣品和“文化大餐”很快被一扫而空。 变一家所藏,为大家所用——启动仪式上,多位浦东老开发、革命先烈后代、收藏家代表,向档案馆捐赠了一批反映浦东红色记忆、改革开放峥嵘岁月和时代变迁的珍贵档案史料。 原《中国电力报》上海记者站站长、中电大厦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现浦东老开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钟雄久,捐赠了浦东001号“省部楼”中电大厦建设相关照片及新闻汇编;第一批投身浦东开发开放的“八百壮士”之一、原新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署党委书记、现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潘阿虎,捐赠了反映浦东开发开放早期决策规划、城建和交通运输行业情况的图集、工作笔记、研究报告,以及有关浦东各项事业发展的书籍、期刊达2000余册;抗日革命先烈陈志光后代陈友谊,革命军人李文祥后代、现浦东新区文史学会秘书长李国妹,捐赠了先辈遗物、书信、证件;浦东知名收藏家胡申南、包明伟,捐赠了反映浦东改革开放成就和人民生活变迁的大量票证、报刊、纪念册等。 除了这批充实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珍贵捐赠,浦东新区档案馆与浦东图书馆、浦东历史博物馆现场签署了档案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与开发利用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档案馆与新区作家协会共建“浦东作家文稿库”并揭牌,并接受了新区书法家协会会长顾士伟捐赠的档案相关题词作品。未来,档案馆将持续与各兄弟单位进行重要文献复制件交换、书籍刊物和影像资料互赠,合作开展档案文献编研、档案史料展览、新书发布、讲座论坛等多形式文化传播项目,助推档案工作走向开放与现代化。仪式现场还以专题片形式展示“浦东新区档案馆BIM档案管理创新案例”,用档案科创元素点亮“数字城市”。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新修订《档案法》实施后,浦东新区档案馆第二批形成满25年经核准开放的档案。这批开放档案包括形成于1997年的173个全宗内共计286卷档案,内容主要是原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原南汇县县委、政府及所属各委办局、街道镇等单位形成的部分文书档案,反映了相关部门的各项职能活动。即日起,市民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向新区档案馆申请查阅该批开放档案。 文字:曹之光 编辑:朱轶锴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