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7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滨城人才政策暨‘智汇滨海’人才节”新闻发布会,会上,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李龙介绍了新区打造鲲鹏计划升级版,持续推动人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重大战略推进到哪、产业发展需要在哪、人才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以‘大人才’系统思路持续优化‘鲲鹏计划’,一体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和创新立区战略,一体布局‘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全面构建产才互促共融的发展生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滨城的创新事业中。”李龙说。 据介绍,新区自实施“鲲鹏计划”以来,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人才引育、服务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已集聚海内外人才超86万,引育领军人才1213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后,新区对标对表,打开结构,推进政策全面优化,形成了具有滨城特色的“1+2+N”政策体系,也就是“鲲鹏计划”升级版。 “我们出台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聚焦授权、松绑、赋能,提出5方面15类49项举措,把人才认定权下放至各类创新型用人主体和产业(人才)联盟,让用人主体更有话语权。目前,已支持3000余家创新主体自主认定人才超13万名。”李龙说。 同时,新区出台《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改革指导意见》,推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四位一体运行机制,给予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人才创新平台最高100万元资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薪酬激励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利益分配机制;编制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清单,明确28项资助项目,贯穿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服务全过程。 为了助力人才在滨城创新创业、成就梦想,新区的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创新措施层出不穷:放眼全球、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全面实施重大人才项目,50余项引才惠才政策先行先试,对引进的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50万元资助;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新区创业发展,根据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对引进的教育、卫生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资助;系统施策、分级分类育强人才。实施杰出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给予每人近50万元科研和生活补贴;实施“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给予入选者每人10万元培养经费;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给予技能大师最高15万元补贴;加大院士和博士后支持力度,对进站院士、出站留新区博士后给予最高20万元资助;建强平台、丰富载体留住人才。资助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各类人才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各开发区还结合区域特色,支持创新创业大赛引才平台建设,对急需的原创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产教融合载体、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积极打造国际人才社区,形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双向循环。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围绕人才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还升级出台了滨城人才服务证制度,从成长乐业和宜居乐游两方面,提供“专家+管家”的精准优质服务,实现‘一证在手、服务全有’,让每位人才都在滨城安身、安心、安业。”李龙介绍。 “人才政策的发布不仅是礼遇人才的关键一招,更是我们一系列人才工作的开局之策。今年,我们将以‘智汇滨海·领航未来’为主题举办人才节,通过组织滨城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对接会、创享荟、创业成果展示会、人才招聘会、领军人才宣传月,以及创设‘滨城人才首站’等系列人才活动,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人才品牌,以品牌形成声势,吸引延揽海内外人才来新区发展,构建滨城创新创业新生态,让‘滨城爱才’与‘才爱滨城’实现双向奔赴。”李龙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摄影 刘乃文) 来源:津云客户端 |
5月8日,总投资1.5亿欧元、位于无锡空港经开区的德国威伊
日前,西咸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