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和28日,新华网·人文清华“走读中国第一季”《胡天汉月·走读中国·丝路行》特别节目第二期、第三期直播分别在敦煌莫高窟和玉门关举行,通过“主讲人+特邀嘉宾+现场直播+短视频轮播+卫星新闻”方式,带领网民沿着历史的足迹探寻河西走廊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9月25日,“走读中国第一季”《胡天汉月·走读中国·丝路行》特别节目第二期直播走进敦煌莫高窟。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带领观众一起欣赏别具一格的飞天群舞,亲近美轮美奂的千年壁画。从敦煌世家到洞窟的开凿,从西域风尚到长安风尚,从藏经洞的发现到敦煌文书的解读,从斯坦因的劫掠到常书鸿的守护,多维度的呈现了敦煌莫高窟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9月28日下午,“走读中国第一季”《胡天汉月·走读中国·丝路行》特别节目第三期直播走进敦煌玉门关。张国刚教授与张小琴教授一起开启悠久的历史文化,直播间五百万观众共同领略两千多年汉长城的雄浑历史,感受茫茫大漠的万里长风,探寻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 张国刚说:“我觉得从两个方面,第一敦煌文化是多种文明互惠交融的一个范例,中华文化接受外来文明时,它接受它、消化它,丰富自己、但没有改变自己,敦煌就是一个范例。第二敦煌这个地方是一个防术的要地,在汉朝来说玉门关是个国门,守住国门,又打通国门,敦煌是一个典范。从敦煌艺术、敦煌文化本身来看,也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特色,除了包容性,多种文明在这里兼修并蓄,又不失中华文化的本位。所以说中国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敦煌这个地方只会越来越好,希望今后敦煌进一步向先进的旅游城市学习、先进的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学习,让游客在旅行中能够更好地享受服务、感悟文化,这是造福很多人的事情。” 张小琴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选择在丝绸之路比较重要的点位来进行现场直播。这些地点都是当年发生过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历史现场。敦煌不管是莫高窟还是玉门关,都是比较符合这种愿望,所以我们三场直播有两场选择在莫高窟和玉门关进行。我觉得敦煌是一个幸运的地方,它有天赐,在一个荒漠当中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有绿洲,同时又有祖先留下来的艺术宝库,同时又有后代敦煌人自己的守正创新,所以是一个很幸运的地方。今天的敦煌人依然还在创造新的财富,所以我觉得未来敦煌肯定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此次大型实景现场直播节目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新华网联合人文清华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探源节目。直播选在祁连山、莫高窟、玉门关三个点位,以行进式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从历史、政治、经济、外交、文学、建筑史等角度解读河西走廊从古至今对中西交流的重要意义,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网友,探寻河西走廊璀璨的文化遗产,一起聆听历史遗存的回响,领略文明交汇的绚烂。 (徐海鹏 胡亮)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