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大量民房倒塌,地震引发的砂涌将部分村落掩埋。 海拔2500米的震区,夜间零下14度的极寒让每一口呼吸都变得有些刺痛。位于大河家镇的积石山县最大安置点格外安静,照明无人机的光亮成了黑暗中唯一的温暖。 震后第一夜,温暖伴无眠。天亮后的安置点被战士们送来的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唤醒,清晨的广场热气袅袅,自发而来的爱心人士搭建起的室外厨房拉开了重启生活的希望。村口的田垄上,心理救援队的医生们召集起劫后余生的孩子们,用欢笑驱散心中的阴霾。 天灾无情,但人心温暖,废墟上的挖机日夜接力,源源不断的暖流汇聚在积石山。在石塬,子弟兵建起灾后第一座帐篷学校;在梅坡,第一批500间彩钢板房交付投用,疮痍的土地上,重启的步伐悄然起步。 有一种守望,叫做风雨同舟;有一种力量,叫我们在一起。 12月19日,地震后的第一晚,-14°C的寒夜里浙产照明无人机点亮积石山县最大的安置点。 12月20日,地震引发青海海东民和县中川乡发生局地砂涌,多个村落的大量房屋掩埋。 12月20日,11岁女孩白霞从窗口翻进地震后的老宅,在屋内寻找哥哥的学费和爷爷的茶。 12月20日,安置点的清晨热气袅袅,自发而来的爱心人士搭起户外厨房,灾区孩子们吃上热腾腾的拉面。 12月20日,甘肃临夏,大河家镇的应急帐篷里,10岁的马丽懂事地夹起饺子喂给刚睡醒的妹妹。 12月21日,甘肃积石山地震震中——柳沟乡,斜套村的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紧紧相拥,驱散心中阴霾。 12月22日,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应急帐篷内孩子们进行线上的复课学习。 12月21日,甘肃积石山镇梅坡村,震后首批安置板房正在搭建。 12月22日,青海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救援仍在进行,多台挖机接力清淤。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