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在2023年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授牌仪式上,静宁县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月31日,在2023年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授牌仪式上,静宁县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腹地,是伏羲故里、苹果之乡、红色圣地。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厚重,生态区位重要。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静宁出彩的苹果产业,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近年来,静宁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牢压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把“两山”理论作为推动发展的“定海神针”,努力探索县域绿色发展的静宁模式。 一是加大“治”的力度,擦亮绿水青山的底色。截止2022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753.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为88.2%,林木覆盖率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的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好转,现在的静宁县山青水秀地干净,花香鸟语果飘香。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稳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4%;地表水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以上,地表水、饮用水优良率均为100%,河湖岸线无固废,农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2%以上,县级以上公路绿化率90.2%,24乡镇年村道路绿化率达74.8%。创建省级森林小镇2个,国家森林乡村5个。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清洁村庄”示范村95个,不断擦亮了绿水青山的底色。 二是拓展“转”的广度,提升绿色发展的成色。变则通,通则久。实现“两山”转化,就是要把生态资源变为产业资源,把生态价值化为经济价值,让“转”的通道多起来,“转”的成效可持续。 三是校准“管”的精度,形成创造性落实的特色。 来源:静宁县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 |
■新区六问之三 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琅
一季度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西咸新区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