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首日首票货物通关总值近200万元人民币。 这不仅是福州新区与长乐区“两区”融合的战略成果,更是党员干部以730个昼夜攻坚兑现的“长乐速度”承诺。综合保税区获批以来,福州新区与长乐区以体制机制融合破题,干部队伍一体化管理催生强大动能,并肩作战成功兑现了“当年招标进场、当年征迁交地、当年规划设计、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招商落地、当年建成达标”的非凡承诺。 透过综合保税区这个窗口,可以看到福州新区与长乐区“两区”深度融合中形成的党员干部“学榜样、促实干、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场景。通过干部队伍一体化管理、发展规划协同衔接、重大项目联合攻坚,福州新区(长乐区)干部队伍在融合实践中淬炼了思想、提振了精神、锤炼了作风,推动区域经济能级、生态建设、民生品质跨越提升,交出了“1+1>2”的融合发展答卷。 握指成拳破壁垒 万众一心建新城 福州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全景。陈捷阳摄 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2025年,这里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福州新区和长乐区全面深度融合。 面对发展机遇,长乐区上下发扬“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精神,坚持以福州新区建设引领长乐发展,将干部思想统一到“全域新区、全域新城”的融合实践中,长乐城乡总体规划与福州新区规划深度融合,确保滨海新城、临空经济区建设连续性。 “两区”全面融合之初,部分干部曾担忧“新区管规划长乐管操作”的“两张皮”困局。破题之道始于双向挂职机制:福州新区干部下沉长乐镇街,长乐骨干进驻新区部门。短短时间内,数百名互派干部协调解决规划衔接、征地补偿等多项难题。 “两区”融合消息传来时,某位乡镇干部的第一反应是,长乐区与福州新区虽地理相接,却似“隔河相望”:福州新区专注产业规划与重大项目,长乐干部则深陷民生事务的琐碎漩涡,自己怎么开展工作?也有干部吐露心声:“我们会不会成了‘第二梯队’?” 而随着在福州新区项目征迁建设一线,福州新区干部与长乐干部并肩蹲在田埂上修改图纸,在越洋视频会议中接力说服海外侨胞,那些横亘在机构间的无形高墙轰然倒塌。深夜征迁指挥部灯火通明的窗玻璃上,映照着他们疲惫却明亮的眼睛——这里没有“新区人”与“长乐人”之分,只有为同一张蓝图奋战的“共同体建设者”,只有为福州新区(长乐区)的明天而不懈努力的“一条心”。 一份份规划在发展中趋近协同,一份份心意在工作中互融互通,福州新区和长乐区的干部逐渐摆脱了“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形成“共绘一张图”的行动自觉,在各个重点项目建设中比进度、比担当、比成效,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攻坚克难,让干部队伍实现了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的深刻转变。 民生福祉连心网 幸福温度满吴航 融合的本质从来不是机构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重构。所有的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干部奔忙,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坐标——让每一条路缩短百姓的奔波,让每一间诊室托住生命的重量,让每一座校园照亮孩子的未来。 当清晨第一班地铁6号线驶入万寿站,在滨海新城上班的陈女士刷开闸机:“以前跨区通勤像‘长征’,现在半小时直达,长乐成了福州的亮丽会客厅!”这条贯穿福州中心城区、三江口、直达滨海新城的轨道动脉,让“双城生活”成为历史。 更令人期待的是滨海快线(F1线)——15座车站如珍珠串联,轨道已全线贯通,市民即将实现“坐地铁赶飞机”。 滨海快线全线贯通。石磊磊摄 路网末梢同样涌动暖意。 福州新区(长乐区)以精准规划为笔,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每一公里的路线都经过干部精心考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每一条道路都能真正贴近民心、服务民生。 “以前出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这路修到了家门口,娃娃上学路上安全了,老人看病方便了,感谢‘两区’融合和干部行动给咱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大好事!”营前村民老黄说。 路网结构从“通达”迈向“品质”,带动了乡村旅游。 通往下沙海滨度假村、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文武砂十七孔王母礁等风景区道路日益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显著。 下沙海滨度假村。姜亮摄 当便利的交通网络将生活的距离缩短,福州新区(长乐区)的福祉图卷正向着更深处描绘。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群众路小学滨海校区、赛德文双语学校、滨海新城实验幼儿园、福州滨海实验学校、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等学校相继建成招生;福州十九中滨海校区、福建师大附属滨海小学、北大附中等一批优质教育项目有条不紊推进……如今的长乐,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全覆盖。 两家三甲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康复医院滨海院区以及福州市疾控中心相继投用,让群众的健康得到了更好守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姜亮摄 放眼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这里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海、陆生物地理区划过渡带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它和东湖湿地公园春夏湖满塘盈、芦苇飘摇,秋冬野鸭戏水、候鸟翩跹,滩涂栈道上、观鸟屋边,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带动民宿、餐饮等旅游业,为群众带来了切实利益。 福州新区(长乐区)还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水利系统,启动总投资235亿元的107个“水美长乐”项目建设,成功打造16个高品质河长制主题公园。 当地铁快线缩短时空距离,当名校名医扎根滨海新城,当生态红利装入百姓口袋——政策文件里的“融合”二字,终被锻造成便利的生活、洋溢的笑脸。最深的融合,是干部服务与民生期盼的同频共振;最暖的温度,是政策红利最终化作千万人眉梢的喜悦。 产业智造引擎劲 新质动能涌潮头 思想的深度统一,点燃了产业升级的引擎。眼下,以数字化赋能的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福州新区(长乐区)产业发展的最强脉动。在这片热土上,纺织业正经历一场“数智蜕变”。 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卷绕车间,生产线上400多机台,只需要四五个工人在旁操作。“AI智能检测不合格产品,精度从之前的70%提高到99.5%。”公司副总经理付重先介绍,福州新区(长乐区)促成武汉纺织大学与区里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邀请学校专家指导纺织化纤产业发展。随后,AI视觉检测设备等多项智能设备陆续“上新”,为企业降本增效。 新区有智库,长乐有企业;新区有技术,长乐有场景。加之党员干部在融合后不断催生的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无不彰显着融合赋能下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 蕾丝花边织造现场。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福建辅布司纺织有限公司,一个纺织S2B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实时展示行业生产大数据:接入企业179家、接入花边生产织机数量1218台、当日生产饱和度67.3%…… “借助新区数字基建优势和福州新区(长乐区)干部穿针引线,我们在一百多家企业的车间生产设备上接入‘智纺魔盒’,实时掌握机台型号、生产效率等信息,把订单精准派送给他们。”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林啸说。 在“干部服务力”与“企业创新力”的双向奔赴中,这场“天作之合”正通过全员招商的澎湃引擎,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 福州新区(长乐区)构建“全员招商矩阵”,制定《2025年福州新区(长乐区)全员招商行动方案》,统筹福州新区管委会、长乐区、国企等主体优势,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立体化责任分工体系,鼓浓全员招商氛围,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今年以来,福州新区(长乐区)共参加省、市签约活动6场,签约项目23项、总投资额185.44亿元。长乐自主举办招商活动2场,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额87.3亿元。 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姜亮摄 漫步东湖畔,福建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服务器指示灯如星河闪烁,正为上千家企业输送“智力养分”;在恒申安科罗新材料实验室,工程师调试着碳纤维增强PET材料——这项斩获“中国汽车零部件创新大奖”的成果,将供应海内外知名汽车厂商…… 随着产学研用生态圈的根系纵深蔓延,福州新区(长乐区)的创新年轮正在加速生长——这里不仅有数字经济铸就的坚实基座,更在“两区”融合驱动下,孕育着改变产业未来的智慧胚芽。 闽江潮涌,东海风劲。站在“两区”融合的历史坐标上,福州新区(长乐区)将对标先进地区,锚定“十五五”规划,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闯创干”精神基因,破除“等政策、靠资源、要条件”思想藩篱,以“时不我待”的责任和担当,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全域新区、全域新城”的壮阔实践,以奋斗姿态破浪前行,将“两区”融合的重担挑得稳当、走得铿锵,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航道上刻下属于福州新区(长乐区)的深蓝航迹。(高维 王至莹 王圣洁) |
7月31日,江北新区七月份重大产业项目开工观摩活动举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爱群 近日,20多位北京中关村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