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暗河”蝶变“生态客厅”

新资讯 2025-8-6 20:58 上游新闻 1 0


盘溪河两江新区段的美丽景色。(受访者供图)


85日,夕阳西下,重庆两江新区龙湖水晶郦城1组团旁的动步公园,不少人在公园内的盘溪河畔歇凉。没过脚踝的水流清澈见底,几个孩子在河里嬉戏。


不过,流经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的盘溪河,几年前还是一条臭气熏天的城市暗河。如今,通过源头治理和生态治污,盘溪河不仅重现水清岸绿,还成为两江新区的生态客厅,并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精准诊断:从源头切断污染源


发源于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的盘溪河,是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自北向南流经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后进入渝北区龙山街道,再经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汇入嘉陵江。


其中,盘溪河在两江新区范围内河道长度为10.51千米,流域面积为16.1平方千米,有胡家沟、六一、吴家湾、茶坪、人和、百林、战斗7座水库。


盘溪河是典型的城市型河流,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许伟介绍,流域内的水库多为公园或小区内湖,河流上游管涵化程度高,下游水质一度较差,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景观与生态功能。长期以来,上游排水箱涵雨污合流、服务范围内的雨水径流污染,以及河床内源污染未能彻底清除,导致盘溪河水质持续恶化,周边居民就此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


如何破局?


经过数十次技术论证、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查,我们确定了以污染物足迹法水质模型为核心技术手段的综合整治方案。盘溪河运维项目负责人宋克林介绍,具体治理包括排水管网完善、溢流污染调蓄、河湖滞蓄海绵、水质提升回用、河湖绿岸打造、流域智慧管控六大工程。


在关键的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中,两江新区创新运用CCTV管道机器人、QV潜望镜等智能设备进行精准诊断,对全流域27.8千米的排水管网进行精细化普查,并据此实施截污纳管、智能截流、紫外光修复等措施,从源头上切断污染路径。


资料显示,盘溪河两江新区段治理工程成效显著:累计完善市政管网接驳77处共3.04千米,修复排水管网27.8千米、河道暗涵破损391处;改造临时治污设施1处并进行配套管网改造1.8千米;实施防洪瓶颈达标改造3处,包括新建防洪瓶颈分流管1.28千米,新建土星段污水管1.38千米;开展2个示范小区正本清源工程。


慢行廊道:让市民零距离亲水


如今,在盘溪河流域的百林水库旁,一套智能分流系统正高效运行。它能依据天气状况实现精准调控:晴天全力截污,中雨排入河道,大雨则补充湖库,确保排入盘溪河的水质达标。


这套智能分流系统就像净水厂,其处理的水大部分用于补充盘溪河流域生态基流,小部分作为公园景观绿化用水。


此外,两江新区还通过河湖滞蓄海绵工程让城市与水和谐对话。在动步公园等区域,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措施构建了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的良性循环。雨水先经草沟过滤,再通过透水材料渗入地下,有效削减了径流污染,补充了地下水源,全年可减少面源污染30%以上。


在此基础上,两江新区通过河湖绿岸打造工程,让河流重新融入城市生活。两江新区在盘溪河流域打造了城区慢行廊道10千米,河湖绿化24.6万平方米。两江新区城管局副局长吴庆伟介绍,工程打通了以往封闭的岸线,将分散的绿地、公园连缀成网,常绿开花乔木与慢行廊道交织,形成一快一慢通行系统,跑步、露营、亲子嬉戏的场景随处可见。


其中,紧邻动步公园的百林水库滨水慢行廊道极具代表性。这里精心设置了亲水、戏水空间和主题廊道,丰富了人在步道上的体验感;全长约21米的童趣花廊,结合3台互动投影设施,营造趣味交互的乐趣空间。


水库即公园: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85日傍晚,盘溪河人和水库水面映照着落日余晖。这里景色美、空气又好,我们饭后都喜欢来这里转悠。市民杨文希一家沿着水库旁的林荫小道散步。


人和水库紧邻照母山森林公园,两江新区以照母山森林公园为生态基底,利用现有环境涵养水源,增设多层游赏木栈道,扩大公园游赏空间。目前,两江新区按照一湖一景”“一湖一公园”“一湖一主题规划,对盘溪河两江新区流域内的7座水库进行了差异化改造,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景。


不仅如此,两江新区还针对重庆冬季多雾的特点,在盘溪河沿线水库和公园实行落叶不扫等精细化管理。每年11月至12月,金黄的落叶与碧水相映,成了市民打卡的限定美景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将持续推进河湖厂网一体化改革,努力交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高分答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实习生 王子蒿


原标题:盘溪河两江新区段:城市暗河蝶变生态客厅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