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丁尊宝 青岛报道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雏雁星火”回村任职大学生陈晓涵以《有喜事儿就来找咱“帮喜团”》为题,生动地讲述了帮喜团倡树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探索乡村治理新实践新路径的故事,荣获“青岛故事·我们的价值观”百姓宣讲大赛(故事类)市级一等奖佳绩。 陈晓涵是西海岸新区首批“雏雁星火”回村任职大学生,现任大场镇三河埠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也是大场镇帮喜团的一员。她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既当政策落地“宣传员”,又是排忧解难“贴心人”,运用大学美术专业知识,协助打造三河埠立体墙绘,赢得村民广泛赞誉。她在此次大赛中所讲述的“帮喜团”故事,是大场镇党建领航基层治理“新模式”之一,相关做法已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陈晓涵的成长,是大场镇“雏雁星火”群体的缩影。在党建“传帮带”的沃土上,更多青年力量正在乡土间扎根生长。比如,营楼村党委书记助理徐云龙,是西海岸新区首个担任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在老书记“传帮带”下,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巡田护耕的同时,倾听化解群众“急难愁盼”;围山河村党委书记助理徐浩,发挥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所长,在“前河小院”共富项目推进中,深度参与了质量监工、文创设计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汇水湾村记账员助理王存臻,拥有6年汽车专业教学经验,主动跨界,用扎实机械知识义务检修农机、开维修小课堂、培训农机站机手,以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大场村记账员助理刘燕,在“前河小院”投资开设了大场镇第一家咖啡馆,以青年创业的热情为搬迁村原址利用注入了新活力,新区首个镇级“雏雁星火”大学生创业基地也落户于此。 大场镇的这群“90后”“00后”回村任职大学生,他们舍却了城市灯火,心归于故土炊烟,穿梭在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田间地头,在民生服务中践行初心,在电商直播中点燃商机,在项目建设中夯实根基,以“雏雁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以“星火在汇聚”点亮了乡村幸福路。未来,他们将以“青禾”破土的韧劲拔节生长,在乡土田野间书写最美青春答卷,为“品质大场”建设贡献青春与力量。 |
8月3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科贸路(丰裕路-沣东北界)、丰
8月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