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今年上半年,长春新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向新向质”的良好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20.2%,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下半年,长春新区各企业趁着上半年的好势头,深入贯彻落实长春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技为发展支撑,以新的设备和技术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全力向全年目标发起冲刺。 在长春新区光电信息企业领域,海谱润斯的冲刺格外亮眼。这家深耕OLED材料的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劲增40%,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了3亿元产值的成绩单。更关键的是,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研发持续突破,新型半导体显示材料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每一项技术进展都在为长春光电信息产业“筑基垒台”。下半年,海谱润斯有着更高目标:攻坚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关键技术,加快新型半导体显示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既要让全年营收稳中有进,更要为中国光电城的版图添上“新区印记”。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独角兽”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数百项,产品出口至全球87个国家及地区。8月15日,由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衔,联合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长春市产业投资集团、长春新区产业投资集团、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及长春博立电子科技公司共六家实力机构组建的吉林省吉翼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在长春新区注册成立,不仅为新区注入硬核科创动能,更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范本。 与此同时,长光智欧的精密光学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调试着高通量显微物镜。上半年,申请了4个发明专利、9个实用新型专利、11个外观设计专利,这是406万元研发投入的成果。 智能制造的战场上,吉林大华同样交出硬核答卷。上半年,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12%,收入与利润实现“双过半”,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数字化车间里机械手与智能系统的高效协同,是汽车零部件从“制造”到“智造”的品质跃迁。来自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订单不断,企业正加班加点赶订单。 在生物医药领域,由长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件水凝胶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在上半年也投入运行,其中新建的2.5MeV-10KW电子加速器将依托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精准的剂量控制水平,为吉林省内多家医疗器械、化妆品、电子产品等行业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辐照加工技术服务。 这些企业的加速奔跑,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长春新区的政策沃土持续输送养分:产业链基金精准滴灌,科创载体孵化护航,8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创新矩阵”,正让“单个突破”变成“集群跃升”。海谱润斯的材料创新与吉林大华的智能转型,看似领域不同,却循着同一条路径——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为钥匙,打开产业升级的新空间。 当前,长春新区企业正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扩建生产线、引进技术人才、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加力奋进,全力冲刺下半年目标。长春新区将以全会精神为舵,将企业的“加速力”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度”。 |
日前,随着沣东新城至高新区三期低空物流航线首飞成功,西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宜宾三江新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