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在即,浦东改革开放全速推进,引领区建设、综改试点和制度型开放快马加鞭,三项国家战略任务按照相关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总体落地率达到93%,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成果。
对外开放和中资出海“双向发力” 今年4月,在上海海关监管下,2台沃尔沃旧液压泵主泵从浦东国际机场运抵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的再制造专业车间,这标志着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正式落地上海。据了解,首票再制造业务已圆满完成,目前沃尔沃方面正就这两台“焕新”的液压泵出口事宜和上海海关积极对接。
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除上述已完成的首批保税再制造液压泵外,另有4台再制造发动机及2台再制造变速箱进口件,已分别自瑞典与法国启运,目前正在发往中国上海的途中。伴随着酝酿已久的这些业务在沃尔沃上海再制造中心落地,公司以2025年作为试点试运行年,规划产值大约2000万元,预计2026年产能将有所爬升,逐年发展至年产值将不低于1亿元。
类似沃尔沃这样的对外开放首单、首家、首批在浦东时有突破,例如全国首家外商独资券商、首批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等金融开放项目落地,6家外资企业成为全国首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企业,29家外资企业开展基因诊疗开放试点业务等。浦东在率先开展更大程度开放压力测试方面,保持了一贯先行先试的冲劲和勇气。
浦东的对外开放不仅在于吸引更多外商外资,在新的形势下,浦东还积极构筑开放平台,打造服务企业出海布局全球的桥头堡。浦东的目标是,力争到“十五五”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毗邻花木时光里,保利浦开金融中心T1办公楼今年投用,一批浦东“最年轻”的机构和国资公司入驻,其中就包括位于31层的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这个今年新成立的机构,作为全国首家民非组织性质“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联动包括银行、律所、专业咨询机构、开发公司等11家理事单位和72家战略合作伙伴,立足“双向赋能”核心定位,以“促中企出海”为驱动,致力于降低企业跨境经营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中心执行总经理王玥介绍,中心投入运行以来紧锣密鼓开展系列出海活动,初步打响品牌。截至8月24日,中心已举行各类出海相关活动46场,初步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常态化格局。中心还精心打造出海企业集聚区,目前已有7家优质企业拟入驻,包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上海华尊律师事务所、江苏中利集团、山崎电子智能科技等。初步形成了涵盖国际组织、专业服务、新能源、农业食品等多领域的出海企业集群。
改革挺进“深水区”催动新质生产力 推动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是浦东开展综改试点的重要着力点,这些改革涉及土地资源、数据要素、能源交易等方方面面。
近几年,“工业上楼”在浦东已屡见不鲜。从金桥、康桥到外高桥,一个个“工业上楼”项目拔地而起,垂直空间分层设立使用权,同一家企业集团规划不同楼层用于智能制造、总部办公、商务服务等不同功能,不同企业也可以入驻同一幢楼宇形成产业上下游协同。
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浦东通过在张江科学城创新土地管理,进一步释放产业空间。2023年7月27日,《关于促进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土地管理试点意见》正式印发,这是上海市仅在张江科学城范围内试点的新政策。
今年3月,市政府批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产业融合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显示张江科学城220平方公里内15个产业社区内新增M0(产业综合用地)地块,涉及651个产业地块新增M0近期地块和M0远期地块两类标注。到目前为止,已有25个新建产业项目应用M0政策,实现生产、研发等功能混合配置。
规划专家认为,张江科学城实施M0用地政策最大的好处在于,对于既有研发办公需求,又有生产试验、生活配套需求的科创企业新建审批项目是重大利好。已经标记M0的产业用地,在新建项目时,入库地块信息会实时更新、简化流程,调规更加方便快捷。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特别是AI时代的“石油”。点数成金,上海数据交易所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4年以来,打造基于数据空间的可信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行业和区域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数据交易所规则体系,建设金融、交通、公共数据、生物医药、国际等交易专区和板块,以数据资产服务市场建设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推动数据价值化进程,到目前为止,挂牌数据产品近5500个,年交易额超50亿元。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浦东的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企业受惠面不断扩大。进一步便利经营主体进入和退出,“一业一证”改革从“单一业态”到“融合业态”拓展,累计核发行业综合许可证1.7万余张;“准营承诺即入制”核发许可证超5000张,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惠及企业19万户;3.7万户企业通过经营范围登记改革新政受惠;累计为超1.6万户企业办理简易注销登记。
更多改革开放新举措“在路上” 回顾“十四五”,浦东在着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眺望未来,一大批新的2.0版方案、第二批试点措施正在赶来的路上。
着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浦东扎实推进综改试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11条创新举措;用足用好引领区立法权,出台23部浦东新区法规、36部管理措施;实施建设用地按规划期总量管控、新建大型公园绿地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试点。
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任务基本落地,国务院复制推广77条试点经验。服务贸易方面,国内首单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交易结算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办法和负面清单发布实施。货物贸易方面,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落地;实施进口医疗器械中文标签本土化管理。
浦东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浦东将抓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动出台制度型开放2.0方案、综改试点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等重大改革文件,加速探索浦东可突破、上海可推广、全国可借鉴的制度创新经验,切实增强改革促发展的实效。
文字:许素菲 编辑:倪竹馨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任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民用
“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提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