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纳赫集团旗下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宣布,位于浦东金桥的全新研发制造中心将于2026年全面投产,建成后将成为辐射全球的卓越制造与供应链枢纽。此前,思格新能源全球总部及研发制造中心正式入驻金桥新通信产业园,为金桥的新能源产业生态注入了强劲的“超级引擎”。 当前,按照头部引领、应用导向、场景驱动模式,金桥不断完善大企业引领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全链条产业孵化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化智造驱动、产城创深度融合的“金桥智造城”。 打造辐射全球的卓越制造与供应链枢纽 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近年来,众多跨国公司持续增强本土化的竞争力,不断加码在浦东的投入。 记者了解到,丹纳赫集团旗下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徕卡”)首批国产DM 4/6/i8显微镜近日正式下线实现交付。徕卡公司与菲诺克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新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省科学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署了此次本土化产品首批订单。
徕卡全球总裁Annette Rinck表示,此次本土化是价值共赢的战略选择,“本土化是德国百年光学积淀与中国创新效率的深度融合,希望让中国客户同步享受全球先进技术。”
对此,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中国区总裁胡翔宇表示:“我们全力践行‘创升中国’战略,赋能徕卡以本土创新响应中国市场需求。本土化不是简单的组装,而是价值的共生,要让技术扎根于本土的洞察、本土的需求。”
两年前,徕卡显微系统决定投资2亿元人民币扩建其研发制造基地。在首批国产中高端显微镜下线交付仪式上,徕卡金桥工厂运营总监陈全康表示,“全新研发制造中心将于2026年全面投产,这不仅是一座工厂,更是辐射全球的卓越制造与供应链枢纽。”
据陈全康介绍,建成后的全新研发制造中心将实现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双重进化。“产能预计将提升50%,增加至少15个产品导入。未来,徕卡将持续深化本土布局,以更高品质、更快响应服务中国科研与产业升级。”
“徕卡本土化项目的战略意义是通过‘技术-产业-人才’融合模式为浦东高端制造树立新标杆。管理局将持续支持徕卡深化本土布局,将金桥工厂真正建设成为徕卡全球的 ‘卓越创新中心和重要制造基地’。”金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全球技术领先的光储充研发中心和绿色智能工厂 无独有偶,随着思格新能源全球总部及研发制造中心入驻金桥新通信产业园,标志着这家全球领先的光储独角兽企业在浦东的“研发-制造-营销”全链条布局又落下了关键一子,也为金桥乃至浦东的新能源产业生态注入了强劲的“超级引擎”。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AI+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引领者。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系统集成三大前沿技术,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推出了全球首创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以及全球首创的模块化工商业储能系统,其产品已远销全球60余个国家与地区。
目前,思格新能源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余项。此次落子的思格新能源全球总部及研发制造中心集研发、管理、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计划打造全球技术领先的光储充研发中心和绿色智能工厂,重点发展以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为核心的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能源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思格新能源在金桥实现了18天首批产线投产、22天首台储能PACK下线、38天全面量产的高效投产进程,刷新了浦东企业投产纪录,成为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典范样本。在制造中心建设过程中,浦东精准服务、全程护航。例如,在企业计划配套建设高功率实验室、但原有园区电力容量不足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快速协调资源推进扩容方案,及时解决了研发与测试环节的“燃眉之急”,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落地扎根、快速成长。
随着思格新能源的进驻,不仅带来“技术加速度”,AI与绿色能源的交叉创新将有力推动金桥未来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也带来“智造加速度”,高标准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将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在金桥加速集聚,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为金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能源创新策源地注入新动能。 文字:杨珍莹 须双双 吴燕 编辑:张紫薇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为切实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深圳市大鹏新区志愿服务
【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通讯员 李茹】8月29日,记者从